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南辕北辙的历史典故,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楚国,南辕北辙,自己的南辕北辙的历史典故,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好,就离楚国就越远罢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方向不对,越努力,离成功越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说明了做事不能背道而驰,要切实际情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南辕北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出自《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这个成语还有一个典故,传说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大路上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您的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很充足。'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会越远。
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称霸诸侯,办什么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岂不知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
南辕北辙这个成语也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南辕北辙就是说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季梁为了打动魏王,来了个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带出了南辕北辙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魏王的行动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的道理.其实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就发生在季梁身上,他之所以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联系,是为了让故事显得生动和真实,从而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在说服他人时不妨也用这种说法,将一些故事、案例融入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就更容易打动人.南辕北辙,这则成语的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辕向南辙向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说明了做事不能背道而驰,要切实际情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很早就知道地球是圆滴[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南辕北辙在我看来是一种思考方式。我们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避免在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做之前就做事,否则就成了为了做而做,在行动前,要明确目的,找到关键因素,结合当前情况,做出最合理的行动计划。
人的思考方式决定一个人的高度,下面我结合南辕北辙的故事阐述目标思维的重要性。
故事简介
魏王想攻打邯郸,季梁急见魏王,说:“大王攻打的目的一定是想建立霸业,取得威信,但是依仗魏国的强大,而去攻打邯郸,这样虽然领土扩大了,但是距离大王的初衷却越来越远。”
为何?
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
顺应民心,遵从民意才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试问,打仗生灵涂炭,是否顺应民心?仰仗自己的强大,欺负弱小,是否遵从民意?
答案是否,所以,离自己的初衷和目标背道而驰!
目标思维的重要性
很显然,魏王并没有搞清楚攻打邯郸的目的是什么,连为什么做都没搞清楚,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甚至起到反效果,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锻炼自己的目标思维。
锻炼目标思维
一、锻炼目标思维的首要问题就是避免感性决策
如果给我一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解答这个问题。——爱因斯坦
上一篇:如何看待深圳一大学女生瞒着父母游遍13国,回国后发热被隔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