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南辕北辙的历史典故,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楚国,南辕北辙,自己的南辕北辙的历史典故,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时季梁给魏王说了一件事:今天我在来的时候遇到一个人,他正在向北驾车,而他却告诉我想要去楚国。
我就说去楚国怎么向北走呢!他说他的马很好。我说你的马虽然好,但这却不是去楚国的路。
然后他又说他的路费很充足。我还是那句话你虽然路费多,但这始终不是去楚国的路。他又说我的马夫很会驾车,这些条件好是好,但离楚国却越来越远了。
如今魏王您想要成就霸王,那您的举止行动就要取信天下。然而今以强大的军事去攻打邯郸,虽然会让疆土得以扩大。但离您的霸业却越来越远了。这道理就像那个要去楚国的人,却向北走。
南辕北辙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说有时候的行动和目的并非是致的,而是相反的,就是说有时候虽然想的挺好,也会得到不少。然而但真正施行的时候,结果所得到的却和想的恰恰相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南辕北辙》寓言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巧不成书,近日我在几篇尚可网中,提到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中许多成语的理解,常常都是望文生义,“南辕北辙”,今日就碰到了这个问题。
这个成语应该没人望文生义,自古至今,含义都很明确。
那么,南辕北辙的典故出自哪里,又蕴含了什么道理呢?
南辕北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驾车人心里想往南走,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适得其反。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魏策四》。魏王想要攻下邯郸成就霸业,谋臣季梁听说后,劝说魏王要想成为霸王,就应该取信于天下。因为攻打邯郸是不义之举,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称王的事业就越来越远了。
季梁不敢妄议魏王,委婉地讲了个故事,译成白话是:
我今天上朝,在路上遇见了个人,正在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好。'我说:‘你的马虽然很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好,就离楚国就越远罢了。
故事的核心是“犹至楚而北行也”,也就是“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这个成语虽然言简意赅,却富于哲理。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制定目标看准方向,不能像老黄牛拉车,只顾埋头拉车,不顾前进方向;或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有行动没有目的,浑浑噩噩虚度年华。
只有行动和目的一致,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才能成功;如果行动和目的背道而驰,越使劲越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人生在世,谁都有自己生活和事业的目的。
无论浪漫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还是现实的“荣华富贵,出人头地”,或者是小资的“一生平安,岁月静好”,人人都要制定自己的目标,明确前进的方向,坚韧不拔的为之奋斗付诸行动,才能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
这就是南辕北辙这个历史典故,告诉我们的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做事如果方向不对,最后的效果往往时相反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南辕北辙的典故告诉我们:1,地球是圆的,即使方向走反了,坚持也能到达。2如果不考虑什么时候到,来一次说走就走的环球之旅也是不错的选择。3人生就是旅途,目的是什么不重要,每一段旅程都有惊艳,惊奇,惊险…这样的人生才精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南辕北辙的历史典故告诉了我们干事不能各走各路,要符合实际情况,一定要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有利条件;假如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南辕北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心想往南堆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出自《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译文: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行驶。
南辕北辙的故事:
我今天来上朝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好。’我说:‘你的马虽然很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
上一篇:如何看待深圳一大学女生瞒着父母游遍13国,回国后发热被隔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