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保护地辣椒出现叶斑病,发病时有哪些症状,怎么防治?
叶斑病,辣椒,叶片保护地辣椒出现叶斑病,发病时有哪些症状,怎么防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结论
综上所述,辣椒叶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叶片上,当叶面出现退绿色水渍状斑点,进展成暗褐色病斑并交叉重叠时,叶斑病即已经形成;辣椒叶斑病可采用优选种源,浸种消毒,间作轮作,净园灭菌,土壤灭菌,高温闷棚,合理密植,高垄培植,控温控湿,水肥管理,清除病株,药物防治等措施,可有效预防辣椒叶斑病的发生和流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来四答一下这个问题,我也是种植辣椒的农民,辣椒出现叶斑病,一般都是霉霜病引起的,一般的情况下都是打农药,我用的一般是杀菌剂,如下,多菌灵,精甲霜代森锰锌等,一般以预防为主,没发病前,10天左右喷一次,交叉使用,每次用不同的杀菌剂。如果刚刚发病的就用精甲霜代森锰锌加药加量,喷药时把整株喷湿,滴水为止,3-4天喷一次,第二次用百菌清。笫三次用每时乐杀菌剂。基本上都可以控制住病情。辣椒在高温高湿情况下也最容易发病,也要经常喷药,提前预防,可以说摘一次喷一次。辣椒地防止有积水地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症状:叶斑病出现在叶的正背两面,近圆形至长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2~12毫米,叶面病斑浅褐色至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对应部位生有致密灰黑色至近黑色绒状物,病斑正、背两面均围以暗褐色细线圈,有的在外围还有浅黄色晕圈。
2、防治方法:
(1)采收后彻底清除病残株及落叶,集中烧毁。
(2)与其它蔬菜实行隔年轮作。
(3)25%吡唑醚菌酯1500倍-2000倍,25.2%啶酰菌胺·12.8%吡唑醚菌酯1000倍-1500倍,11.2%吡唑萘菌胺·17.9%嘧菌酯1500倍,10%苯醚甲环唑1000倍-1200倍,25%嘧菌酯1600倍,80%代森锰锌500倍-700倍,70%甲基硫菌灵500倍-800倍,75%百菌清500倍等药物喷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农学博士教种植 为您解答。
细菌性叶斑病已经成为辣椒栽培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尤其是夏季雨后,辣椒细菌性叶斑病严重发病,大批辣椒叶片脱落,严重病株成为光秆,造成植株早衰,影响到产量,减产一般为30%-50%。
主要症状
这种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常见病斑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先从叶缘附近出现黄绿色近圆形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变为大小不等的褐色至锈红色病斑,环境干燥时病斑多呈现褐色,另一类症状多从叶缘开始出现水浸状黄化,最后扩展到整个叶片,有的叶片叶脉间出现白纸状病斑。这两种症状类型病斑在显微镜下均能观察到细菌喷菌现象,病情发展很快,经常引起大量落叶,对辣椒产量影响较大,但植株一般不会死亡。
防治方法
(1)实行合理轮作:我们可以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3年,在前茬蔬菜收获后,及时彻底清除病残体,并结合深耕晒土,促使病菌残体分解,加速病菌死亡。
(2)选用无病种子、种子消毒:我们可以选用无病优良品种,在播前,用种子质量0.3%的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拌种,能够有效杀灭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病菌。
(3)加强栽培管理:在定植前,需要及时平整土地,深翻土壤,并采用高垄栽培。在辣椒生长过程中,务必及时中耕松土和施肥,避免积水,杜绝大水漫灌,土壤灌水以后及时通风降低湿度,一旦发现病叶及时清除到室外深埋或烧毁。
(4)药剂防治:在发病始期开始喷药,选用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50%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0%氯化铜悬浮剂700-1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500倍液,间隔7-10天用药1次,连续防治3-4次即可。雨后及时补喷,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名农学专业博士,点击右上角可以关注我!每天更新农业种植知识,推广植物高产技术,欢迎大家评批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叶斑病属于细菌性疾病,病菌会在种子或病株残体里越冬,在田里靠借助风、雨或灌溉水传播。在保护地里没经过熏蒸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如棚室内的病株残体没清理干净,种子带菌,在播种前没有进行种子消毒,棚室内灌水后没有及时通风排湿,造成棚室内温度过高,潮湿;前茬收获后,土壤不进行深翻暴晒直接进行下一茬栽培,都容易引发病害。
细菌性叶斑病也是辣椒保护地生产中的较重的病害,因高温、高湿诱发,会引起辣椒大部分落叶,落果。
辣椒叶斑病的识别方法
在叶子正面发病初期呈褪绿色水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展后成褐色如铁锈色,病斑大小不一样,叶肉凹陷,为薄膜状。遇干燥时病斑转为铁锈色,病斑质较脆,也有带穿孔,一旦发病,遇到下雨或湿度较重时,蔓延会更快,极少部分叶片发病后仍会继续生长,叶片落叶较多后,就会出现整株死亡,在细菌性叶斑病病健交界处非常明显,不会垄起,区别于细菌性疮痂病。
上一篇:孩子磨人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