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看了很多文章,写作文时还是写的不多?
文章,自己的,语言为什么看了很多文章,写作文时还是写的不多?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最好的办法是输出。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那么进步才是最大的。文章我们已经看的很多了。但看的时候认真思考过没,这篇文章,人家是怎么写的,出发点在那里。是通过什么例子来说明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没有?这些都是在看的时候要思考的,思考后有没有找到同感,如果自己去写,自己该怎么写,有没有纲要等等。
其次、要有针对性的练习。如果只是光看,那么过几天自己就会忘记,只有多练习,才能找到灵感。其实、当我们看到好的文章时我们可以背一下,把那种思路记下来。然后找相关的题材来仿写,然后在对比,找找感觉。
我们只有刻意的练习,我们的进步才大,但往往是一提笔就不知道该怎么写,其实这是正常的,我们只有通过这样刻意的练习,我们的进步才是最大的。但往往开始时感觉特别的难,很多人就在这个时候放弃,他们回头再找文章看。认为只要文章看的多,那么就能写出好文章。但这种心态只能重复的出现,文章切写不出来。
最好的办法是边写边看,把写的和优秀的对比,看看自己的差距有多远,这样刻意的练习后,你会慢慢的发现,它并没有刚开始那么难了。这样我们才不会怕写作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只能说明一个道理,还是看少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感受是“知道和做到”还是有区别。“知道”是在表层行为。阅读的过程当中那些文字可能会有印象,但是当这些文字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实践生活,给人以启迪,引发共鸣,还需要不断的观察、体验、练习。阅读只是在积累的一个层面上,我自己建议是先从“模仿”开始喜欢哪一类型的,或者是自己适合哪一种类型的可以着重着手从这方面入手去模仿。第二个要有自己的风格。结合自己的学习背景,生活环境,创设创作的环境。然后把它固化下来。第三,不断的在自己擅长的或者是熟悉的了解的场景当中,反复的去打磨和磨练,比如说喜欢亲子类的教育类的,那就多读一些这方面成长类的书籍进行归纳总结,然后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去写在这里,我建议的是多用自己的亲身体会用讲故事的方法去套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了很多文章,能增长不少见识。但是写作技巧和生活感受能力也很重要,对写作开来说,缺一不可!所以除了大量阅读,还要观察生活,最好也看看写作技巧方面的书籍,相信会有所提高!希望能帮到大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该问题感觉题主是替学生或以学生的身份所问,下面就在这个范围内进行回答。
上学时,写作文是件头疼的事,总有无处落笔或者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
这与所处的年龄段和语文或者说语文老师的授课方式关联很大。
作文无非几大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记叙文讲究的3W1H,when,where,who,how;说明文需要以理科的角度对其形状、功能等进行描述;议论文需要提炼出论点,以充足的论据去支持自己的观点;散文形散神不散……
总而言之,每类文章都有自身特定的形式,这是理性认识。
但就像题主说的,读了很多文章,为什么还写不出来呢?
这里面就存在泛读与精读的问题。现在的孩子,也包括家长,90%甚至以上做的阅读都是泛读,在意的是文章本身和词句,缺少了对文章架构的理解。就像我们看小品一样,你只是觉得他热闹,好笑,但是什么要架构,使它这么好笑,吸引人,我们并不关注,这就是所谓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你是看了很多小品,但你能编出来吗?显然不能,这就回答了题主“为什么看了很多文章,但写不多,写不好的问题”。
那如何能做到写出来,写的好?
对于中等和中等偏上学生来说,想提高,不要只看,需要去背,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背下来才能在考试时间内搜索的出来,背的多了,也就成自己的了——当然这只是应付考试,笔者并不推荐。
作文或者说写作,它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是一种以文字形式的沟通,也是一项以后的办公技能,甚至成为生存能力。
那如何才能写好!
它离不开生活体验,需要的是不功利的积累,爱好和坚持,比如学习《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如果孩子们没见过沾满露珠的清晨,他们很难体会到古人20个字的精妙。
所以,文字之美来源于生活,让孩子敞开心扉的去感受生活,家长善加引导才是真正的写作。
希望对您有用。
上一篇:假如《三体》让美国好莱坞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会大卖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