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临《张迁碑》两年,目前感觉很困惑,不知道怎么写了,可以指导下吗?
笔画,你的,两年临《张迁碑》两年,目前感觉很困惑,不知道怎么写了,可以指导下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位书友临了两年的《张迁碑》,感觉到功夫不浅,但与张迁碑精神差了许多,走了弯路,现在要绕回来,首先要解决笔法问题。张迁碑的用笔我之前谈过,用笔蓄力而劲硬,显得气短而实,不像礼器碑那样有韧劲,这个用笔是汉隶中比较典型的,有人把张迁碑、鲜于璜碑归为方笔代表,其实张迁碑的用笔变化比鲜于璜碑要丰富,方圆结合,尤其一撇一捺饱满势足,完全是圆笔之法。
你的笔法更多地在模仿,没有掌握要领,点画就像浸泡久了的海绵,看似粗壮,实乃无力。
结体问题也比较多,比较松散,时紧时松、是大时小,随字而安等特点没有抓住。要注意结体的严谨性,尤其张迁碑的结体看似笨拙,实乃整严中有奇趣,这个奇趣就是通过组成结体的笔画组合关系以及空间布局关系的奇妙处理体现出来的,需要临帖时非常用心地去观察和体会。祝你进步!@微头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感谢信任,对朋友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精神深表钦佩。张迁碑本人不曾临过。但我可以谈下个人初浅体会,供朋友参考。任何一个书法大家的字体都会形成一种独特的笔画和结体章法,各有千秋。虽然书写中同一笔画存在变化,但总体上是有一定规律的。临摹在于揣摩。有位老师曾经说过,生搬硬套的死练是永远练不成书法的。那只能叫字,称不上法。在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钢笔楷书训练中,我总结了一下,汉字五万多个,在书写中基本笔画不外乎十几种,基本偏旁部首不外乎二十几种,万变不离其踪。学习一种字体必须首先要掌握这种字体的基本笔画和偏旁。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谈不上指导,交流一下体会。您是不是以前写过《曹全碑》?感觉曹全的笔法很多。我也学过两年曹全碑,曹全碑的重点是:秀美。而张迁碑的重点是:稚拙。因此,在写张迁碑的时候,就不能或许华丽。笔法不能太快。要注重墨水和纸的摩擦感。曹全碑可以不用中锋也写的好,但写张迁碑建议一定要悬肘,甚至站着写。
——我也只不过是谈谈自己的体会。重点在于时间的积累反复临帖。量变到质变。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总的来说两年自学的时间写成这个样子还是可以的,说明下了一些功夫
我来说一些不足的地方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线条的变化方面感觉您在线条的变化不多,其实张迁碑,鲜于璜碑等属于一脉,这类隶书的字体中笔画线条变化是非常丰富的。比如绞转,这里看不见
其次,您在临摹的过程中,过于注意方笔的使用,所以在起笔和收笔的时候,感觉不自然是特意写成这个样子的,其实这是碑刻和毛笔字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正常来说收笔只要点到即可,不需要每一笔都特意写成像方的切笔一样,特别是忽略了字味中的方圆结合。
第三,两年的时间不长不短,如果您是天天手写或者是保持一个相对比较高的频率,可以转化其他字体来感受一下,比如刚才我说到的鲜于璜碑
第四,可以看看隶书高手刘文华老师的视频,丰富视野
第五,找个好老师,不要一味自学
第五,可以考虑用墨变化,现在线条太单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静心,前提是方法要对,方法不对,练到死都没用。跟字帖想比,有几分象?如果五六分都没有,那肯定有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张迁碑比较野气,只有性格比较豁达,或者是张狂的人才能写出味道。我看你的写法过于文气,笔画力度不够,只追其形,未见其神,这种写法唐楷可以,写张迁碑未必可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觉不错,两年写到现在的模样,应当是可以接受的。建议:用笔上稍感单调,铺毫在丰富些,观察再入细一点。
上一篇:相亲认识的女孩子我该怎么聊微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