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不听话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家长应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育儿即育己,孩子听不听话先看事情的性质,其次取决于父母的育儿方式。事情无绝对对错,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们看待事情应该一分为二去辩证。家长认为的孩子不听话,先寻其家长认为不听话的事情性质,再站在孩子心理上去分析,为什么她不听我的话呢?然后父母采取相应对策。
像我们家小孩她现在快满6岁了,这个时期的孩子表现出强烈的物权主义,很有自己的想法法,“不听话”是正常的事情。我曾经让她把她的礼物借给她的好朋友玩,可是她的表现让我觉得在邻居面前“丢人”,发脾气哭脸样样精通,我也被激怒地情绪一下子爆发了,说她不懂事,待事后我查看了相关育儿书,这件事是我错了,我没有从孩子的心理需求出发,想撑起大人所谓的颜面,事后每每遇到类似事件我会告诉她这是你的东西你自己决定,你可以借出你现在不想玩的玩具,尊重孩子,给她做决定的空间。
像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比如小孩喜欢打骂同学,如果家长说了很多次还是不听劝,我觉得家长应该反省自己的问题,平时的家庭环境是否有打人的场景发生,父母是否为暴燥型人格,父母在家解决问题自己是否也常打骂小孩,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中让孩子输入了,这种问题父母应该树立榜样,正确引导孩子的日常行为。
有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我们父母误会了她们,面对孩子“不听话”,不要一棒子打死是孩子的错,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有自己的个性,也有自己想守护的东西;父母的行为得当孩子才会有样学样,灌输正确的思想除外,父母自己也要言出必行。建议多看育儿书,多思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年龄阶段和不听话的具体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办法。
总以说服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助。
如果7岁以前,需要说服教育为主。据教育专家研究:3岁以前,同一个错误只需要对他/她说三遍,他/她就记住了。如果超过三次,就需要立个规矩,“失一,失二,失不过三”,这也是古语,先给宝宝讲好,同样错误犯第四次是会受到惩罚的,什么惩罚也需要先给他/她讲好,犯了他/她也会心甘情愿受罚,并且终生会记住教训。
按照这种模式教育的宝宝,一般都是听话的。
7-12岁的儿童,同样的规矩,需要给他/讲七编。惩罚的方法如上。
12-18岁的青少年,不听话的习惯矫正需要12天。
18岁以上需要21天。
教育的成本随着年龄增大而变得更高!
所以教育需趁早!
《三字经》是启蒙教育,一懂事就要背诵《三字经》,并引导宝宝的行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问题范围有点大。遇见不听话的孩子者可以是教师、家长或是其它人,故而笔者不想展开逐个探究,只想从教师身份谈谈观点。
身为教师,遇见不听话的孩子可以说是再常见的事了:有上课不听讲的、有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有违纪抽烟的等等多得很。这是由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不良习惯等造成的。对此,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去进行正面的、耐心的化解而不能听之任之,而且教师也是在不断化解矛盾中让工作逐渐顺利起来的。
教育实则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教育在于“严”字当头,但要有策略同时还须掌握分寸。可适当允许学生犯错,但不能允许学生有错不改。要知道教师每天工作要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有着丰富情感的而又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孩子。所以,当孩子不听话时,一定是有原因的。作为教师就必须认真地找出原因,然后实施针对性的教育,这样才能真正将矛盾如愿化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权威来影响,另一部分是通过关系来影响。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更多用权威来指导孩子的行为,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非常有效。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到青春期之后,父母通过权威方式对孩子施加的影响力陡然下降,而通过平等的朋友关系对孩子的影响逐渐上升。
所以,我们要能够随着孩子成长而改变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方式,将“权威式”逐渐过渡为更平等更尊重孩子的“朋友式”,孩子才可能更愿意听取我们真诚的建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里很高兴题主能提出这个问题,也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现在我就带大家一起来思考下,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见解。
上一篇:vivo的IQOO系列成立一周年,该系列的手机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