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两宋时期,西夏为何能够在辽、宋和金国的夹缝中生存那么长时间?
西夏,北宋,公元两宋时期,西夏为何能够在辽、宋和金国的夹缝中生存那么长时间?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用简单的词语来表达就是,制衡与均衡。因为任何任何一个国家强大,都是对另外一个的威胁。如果宋强大,灭了辽。那么下一个肯定是西夏,反之亦然。所以当自己不够强大,只能联合另外一个弱的对抗强的。做到势均力敌。这就是西夏为何存在这么久的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是因为夹缝,西夏才能存在。正是宋、辽、金给了西夏存在的机会,西夏原不过宋时一个藩镇而已,北宋本来就可以将它灭掉,但西夏向辽求援,辽为了保证自己利益,不让北宋做大北上,肯定帮西夏了。
另外,西夏虽小,但国主李氏家族在那里经营的时间长久,势力大,当时民风彪悍,军事战力还行,至少可以在一程度上自守,加之能找到外援,自然就独立存在了。
后来辽衰落了,辽征服的女真独立出金国,西夏夹在中间,就形成一个稳定的局面,它可以在宋、辽、金之间从容切换联盟。关键是宋、辽、金实力在相当长时间内谁也吃不了谁,西夏投谁,谁就更强一些。
所以说夹缝有时也是好事情,多国并立反而能给小国生存机会。最怕一股独大,那样小国就玩完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足鼎立
辽朝刻意庇护,筹码制衡,
宋朝武力较弱,有心无力,
吐蕃四分五裂,自顾不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宋时期,西夏为何能够在辽、宋、金的夹缝中生存那么长时间?我认为题目中“夹缝\"这个词就包含了问题的答案,西夏正因为在辽、宋、金几大板块的对撞中闪转腾挪,灵活应对,采取了遇弱征服,遇强则臣服的策略很好地保全了自己,得以历经十帝,享国189年。具体分析如下。
一、与宋的关系。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政权,北宋初,党项酋长李继迁对宋时叛时降,征战不断。其子德明继位后,由于对宋长期用兵,国力消耗较大,于是与宋议和称臣,受封西平王,致力于内部发展。公元1032年,李元昊继位,李元昊是党项族的杰出人物,西夏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勇敢善战,西夏在他领导下改革内政,国力提升。于公元1038年称帝,宋朝不承认其帝位,龌龊不断,夏宋战争不可避免,此后相继发动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等四大战役,大败宋军。西夏虽然取得军事胜利,但战争耗费较大,人民厌恶战争,加之宋朝边境封锁贸易,种种压力下,又同宋朝议和,李元昊取消帝号,宋朝册封其为夏国主。在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宋夏和平相处。战争与议和两手准备,有利就打,形势不利就议和臣服。
二、与辽的关系。也是结盟议和与攻伐交替,早在李继迁时期,西夏与辽就结成掎角之势,共同对付宋朝,李德明时期,仍向宋、辽称臣,对内则独立自主。李元昊时代,国力较强,曾在1044年的河曲之战中击败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击败宋与辽,西夏一时大盛。李元昊死后,宋神宗五路大军攻夏,胜少败多,辽兴宗也再度攻打西夏,西夏向辽称臣。对外就常与宋辽两国处于战争与议和的状态。
三、西夏能够在夹缝中长期生存的原因还有一个,西夏国地处西北,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辽与宋,金与辽,金与宋之间的攻伐不断,消耗严重,变相减轻了对西夏的军事压力。
总之,两宋时期,西夏能够在辽、宋、金的夹缝中长期生存,与其国家实力和对外策略密不可分,表面上对辽宋金都可称臣,实则对内独立称帝,有利就打,遇强就臣服。正所谓,疾风过岗,惟草伏存。一直立国至1227年,才被元朝灭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政权,占据甘肃陕西蒙古一带,先后与北宋、辽及南宋、金鼎足而立,西夏在其中绝对是最弱小的,但是西夏却能毅力不倒近200年,我觉得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强大的军事力量
西夏除了少部分地区外,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养成了西夏人的尚武精神。并且是游牧民族,实行全民皆兵的制度,“人人能斗击,无复兵、民之别,有事则举国皆来。”这种风气决定了西夏军队战斗力的强大。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西夏占据有利的河套一带,水草丰美,是养马的好地方。众所周知,骑兵在古代几乎是无敌的代表,一支骑兵甚至可以改变一场战争的走向。
西夏军队最强的王牌就是重装骑兵,俗称铁鹞子。《宋史•兵志四》记载:西夏“有平夏骑兵,谓之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
铁鹞子也不负王牌之名,在宋朝定川寨之战中,西夏充分发挥骑兵优势,逐步将宋军歼灭,大获全胜。辽国贺兰山决战中,用计烧光牧草,让辽军战马无草可吃,趁其疲惫之际,突然发动攻击,给予辽国重创,不得不与西夏和谈。
西夏就这样用拳头打出了天下,与辽宋三足鼎立。
二、灵活的外交政策
西夏的对外政策,是根据实际利益,随机应变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