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不打亲戚工,不进熟人店”,这个道理对吗?
亲戚,熟人,不进“不打亲戚工,不进熟人店”,这个道理对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经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是对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许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小伙子,出门在外老一辈的人总会叮嘱我们:“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只有与人为善,年轻的农村孩子才能够在社会上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样朴素的情感就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共鸣。
但是不知从何时起,“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逐渐演变成了“老乡见老乡,背后开一枪”。面对这样的困境,长辈们又有了这样一句俗语“不打亲戚工,不进熟人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老一辈的人情世故,实用吗?答案其实很简单!
之所以有“不打亲戚工”的说法,其实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的原因:双方对于“打工”的理解不一样
首先,在亲戚看来,让你跟着他打工,属于一种帮助,值得感恩
对于亲戚来说,他既然同意你跟着打工,说明还是希望帮你提供一个合适的工作机会。因为,你起码是免试进入公司上班,如果你自己去找工作,一轮轮的面试或许都让你受不了,更别提什么好的待遇了。
其次,对于打工者来说,自带“主角光环”,心态失衡
虽然是亲戚的公司,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个公司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企业管理制度,员工的能力有大有小,岗位各有不同,待遇也就千差万别。
一旦打工者自带“主角光环”,心态失衡,狐假虎威;就会认为亲戚是想将自己当作廉价劳动力,心中难免会愤愤不平!其实,退一步想想,如果没有亲戚的帮助,你连这个公司的大门也许都进不来!
第二方面的原因:感情归感情,商业归商业
有些亲戚的公司比较小,可能不是很正规;如果你事先没有了解到这一点,而自己的能力确实很高,亲戚又没能给你相应的待遇;那么难免会有心理落差,一旦亲戚脏活儿、累活儿都让你干,时间一久,谁也受不了。
此时,就应该“亲兄弟明算账”;毕竟“感情归感情,商业归商业”,转身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一旦你没有快刀斩乱麻,彼此还有可能产生嫌隙,那么结果将会更加糟糕!
为什么又有“不进熟人店”的说法呢?这种说法还实用吗?
曾经商品流通的速度没有那么快,购物的人群数量很多;因此也就导致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再加上货物的质量参差不齐,难免就会出现购买到溢价的商品。
尤其是熟人之间,举个例子:产品成本10元,他标价30元,你去买他卖给你25元;之所以你觉得自己吃亏了,那是因为你总想着人家的成本价10元,而没有考虑到对方房租、水电以及资本投入;只想着自己便宜没占够,殊不知如果你去陌生店里面,也许人家给你出价35元,你还觉得自己占便宜了。
熟人之间做生意,应该各司其职,彼此之间都应该有合理的利润空间,这样生意才能够长长久久!
如今我们再看这句俗语“不打亲戚工,不进熟人店”,就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它已经不再适用当今的社会。
一方面是因为如今人们的素质都普遍在提高,每个人都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毕竟“感情归感情,商业归商业”;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如今物流、电商平台众多,价格更加透明化,人们做生意都是做“回头客”的熟人生意,所以老一辈人的人情世故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上一篇:城里买了房和车,想回农村发展养殖业,过想要的生活,对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