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万物负阴而抱阳”什么意思?
万物,阴阳,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老子看透了原子的内部结构了。原子核内,抱着阳性粒子。原子核外,背负着阴性粒子。气状的中性粒子,调和着原子内部的阴阳电荷平衡。这就是2500年前的中国文化呀!直至2010年前后,高能物理实验室,才发现中子有释放电子和吸收电子的功能,却仍是中子而不变性。之前,对于原子内阴阳电荷不平衡的事,一直误断为由原子到附近原子去抢去。怎知晓,是由原子内部自力更生解决困难了。那种侵略行为,霸权行为,在物理世界是根夲就不存在的。那么,这就奇了怪了,老子怎么能先于现代科学而知原子之祕密呢?所以,世上知老子者少啊!懂老子者少啊!惑者多啊!不信者多啊!请查遍古今中外一切经典及神学名典,有此见解者无有?由此可见:真不愧是“老子天下第一\"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万物负阴抱阳”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而这一章讲的是老子的宇宙生化论,即今天我们所称的生命科学。
因此,我们从老子的宇宙观,来认识和理解“万物负阴抱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宇宙万物之所以能够存在,都是由于其自身既背负阴气,又怀抱着阳气。
如果两者缺一,万物自身就不复存在。同时,正是由于阴阳两气相互融合,相互激荡,相交调和,处于高度和谐平衡的状态,万物才得以化生,并展现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这句话中,认识和理解到另一层意思是,万物生成中的“负阴抱阳”,指的是宇宙万物的特性。万物总是背靠着阴而得其滋,怀抱其阳而得其长。
同时两气之冲和,才使得事物的运动在道性中自然发展。
因此说,我们可以把万物负阴抱阳的和谐平衡的状态,理解为这是道性阴阳配合的运动规律。
以上拙见,不到之处,请朋友指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即是万阴,有物也既有实,实乃阴所以说阴是实相,通常讲家境殷实也既家境有物家境阴实,唯物之所以是为物因其是看的见的形态,唯物为阴、唯心为阳,负阴而抱阳如同制酒的过程,负了阴实化解了米的实象升发出气态的虚象虚阳,减阴化阴而成阳,冲气以为和,升腾的阳气热气冲以冷气和合为酒。从中医上再说一下阴实阳虚,中医讲实症虚症也既是器质性实质性病和非器质性非实质性病阴虚阳虚病症的意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万物抱阳负阴”,是我国古代“阴阳学说”描述天地万物存在形态时所提出的基本观点。
“抱”字的含义是“包裹、环绕”;“负”字的含义是“担任、依靠”。“万物抱阳负阴”整句的含义就是:万物的存在形态就是“阴居于内、阳守于外、阴阳互根、相互依存”的意思,顾名思义来理解就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方式就是外环绕着“阳”、内依靠着“阴”这一存在的形态。
“阴阳学说”是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立统一理论,代表万物(一元)存在的两面性(阴阳),与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对立统一”原理有着相似之处,但也有着极大的区别:矛盾的观点可代表一切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两方面因素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阴阳的理论,虽然也包罗万象,但在无限的宇宙中,却只能代表和解释有限的具体的矛盾形式,适用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度……
《老子》第四十二章记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用来解释事物就是:阴为物,阳为气;阴成形,阳化气;阴散为气,阳结成阴;天为阳,地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阴者阳之守也,阳者阴之使也……
阴阳互转,阴散气冲阳,阳凝质成阴,阴阳互根互生,就是老子所讲的“冲气以为和”之态,代表了阴阳互存、相互转化、阴阳互生、运动不止的事物发展演化规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阴为体,阳为用,阴为结构,阳为功能,阴为内,阳为外,阴为隐,阳为显,阴为消极,阳为积极,阴为负能量,阳为正能量,阳为运动,阴为相对静止,阳为主要矛盾,阴为次要矛盾,阳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阴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阴阳和合生万物,万物皆蕴含阴阳,万物离不开阴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