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万物负阴而抱阳”什么意思?
万物,阴阳,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阳,代表正面,阴,代表负面!谭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道德经里的话,我介绍一个可能有争议的,但是有意思的答案吧:
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万物都是怀抱阳而背负阴”的,来表达万物是既含有阴又含有阳,甚至引申为阴阳统一的意思。——但大家不觉得奇怪么?如果是“万物背负阴而怀抱阳”,那么万物应该是只含有阳(因为在怀抱中),由于阴是万物背负的,应该是在万物怀抱之外的呀?既然在万物的“怀抱之外”,又怎么能说是万物既包含阴,也包含阳呢?
这不是较真,而是对于文字的基本理解问题。
当然,有一种解释是说这个负同“辅”(陈鼓应),意思把“负”为辅,“抱”理解为主。但这样的理解也有问题,这意味着阴和阳有了主次,但是在老子的哲学中,阴阳是客观现象和规律,是平等的,甚至可以互相转化的,是没有主次之分的。
这也反向证明了“背负阴而怀抱阳”这种解释的尴尬,如果解释为背负阴怀抱阳,那么似乎怀抱的变成了主,背负的变成了次,如果强行的囫囵吞枣式的打哈哈说不要这么较真吗,老子就是想表达这两个是一致的,这就完全不合理:你背上背着的东西,和怀里的东西,能一致么?你会把怀里的(胸前的)胸罩戴到背上么?你是刘罗锅吗?背上长了两个锅?
所以这里的关键是,这个负字到底什么意思。如果解释的不好,阴阳就不平等,就不一致。
已故的李敖先生给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解释。
他的解题思路也很有意思:要知道文字的意思,不能靠后人意淫(也就是不能想当然),得从当时的历史文字记录中去找。
于是他找了基本时代基本接近的一篇文章:《荆轲刺秦王》。
整个故事咱们都比较了解,但有一个细节,就是荆轲刺秦王的时候,秦始皇由于过于惊惧,所以在大殿里被荆轲来回追着跑,秦始皇想拔剑,但是一直拔不出来,这时候臣子反应过来了,连忙叫到:“王负剑,王负剑”,这时候秦始皇做了“王负剑”的动作,拔出了剑,斩断了荆轲的大腿。
原文: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如果在这里把负字解释为背负,就很奇怪了:这意味着秦始皇之前很难拔下宝剑,听了臣子的建议,把宝剑背在背上,然后才拔下了宝剑?
大家自己做一下这个动作,你把一根擀面杖背在背后(实际上在大殿里跑的时候这个动作是非常难的),这是很难再把擀面杖再拔出来的,而且前文交代了,秦始皇的剑很长,如果是从背上拔出来,那是很难拔出来的。
所以这时候李敖就猜测,这个王负剑的负字,其实是抱在胸前的意思。大家想象一下,一手拿剑,一手拿剑鞘,在胸前一拔,是不是很容易?
于是李敖在这里说出自己的看法:在那个时候,负字,也有抱在胸前的意思。
于是,我们再看“万物负阴而抱阳”,其实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万物既抱阴也抱阳”,也就是万物中既有阴也有阳的意思了。
我为什么说这个答案很有意思呢?
因为他的解题思路是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不靠后人的意淫猜测,想当然的理解(因为文字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后世一定增加了,丢失了很多意思),而是就接近时代的文献中进行对照。
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
后与不的错位使用
《论语》中有一段,
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
这句话有人翻译的是,马厩着火了,孔子回来后问“有没有伤到人”? 不问马——李敖在这里提出异议:孔子是仁人爱物的,为什么只问人,不问马呢?说不通。
然后李敖继续找,发现论语中还有一句: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这句话直译是:天气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有没有问题?当然有问题,傻子都知道松柏是不凋谢的,哪里是什么后凋?
看出来了么?
这里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那个时代的一些文字的意思,其实是互换的,不字,应该解释为后;后,应该解释为不。
这样一说就通了,孔子马厩着火了,孔子回来之后,先问人有没有事儿,然后
问马有没有事儿(有轻重缓急)——这里的不问马,翻译为后问马更顺畅些。
天气冷了,才知道松柏是不凋谢的。——这里的松柏后凋,翻译为不凋谢顺畅些。
这些例子论证了什么呢?论证了当时一些文字的使用,是互相交换使用的。
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负”字可能有抱的意思。
当然,我不是汉语言学家,也是在《李敖有话说》里的一次节目,看到李敖先生对这个问题表达的他的看法。
答案对不对并不重要(因为不管对不对大家都会把这句话理解成万物有阴又有阳),重要的是,李敖先生这种对待历史文献的态度。
辩证历史唯物主义。
我个人是比较欣赏这种态度的。
说到这里,忽然有些怀念这个小老头,和台湾那股势力斗了一辈子,也狂了一辈子,几年前忽然听说他去世了,不胜唏嘘,原来勇士也会老去,更何况我们?
说远了,做人呢,开心最重要。
我是江南沐雨,《众神聊斋》作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含义是指世界上万物都是阴气围绕着阳气,阴阳二气相遇而和合,形成万物。任何物质都离不开阴阳,如太阳系的形成,太阳为阳气,地球和其他太阳系的行星为阴气一起围绕着太阳运动,形成太阳系。分子是由电子这个阴气围绕着质子这个阳气旋转,而形成分子。其他从微观到宏观的物质的组成也是如此,老子在几千年前就把物质组成的实质告诉世人,说明老子的哲学思想是超越时代的高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