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幼小衔接识字班的孩子没有办法识别细微差别的生字,该怎么办?
孩子,幼小,细微幼小衔接识字班的孩子没有办法识别细微差别的生字,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幼小衔接识字班的孩子没有办法识别细微差别的生字,该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把两个相似的字并排放到一起。
比如“是”,孩子刚看到时,指着念“足”。把两个字并排放在一起,告诉孩子:查别在两个横。
(二)把字放在句子里学。
我们用的是《直映认字》这套书。一本识字书,对应一本阅读书。每学完一页字,便有类似的儿童诗或小短文,把本页所学的字囊括进来。
我用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念下来。遇到她学过的,便停下来,让她自己接着念。前面他只能念几个字,后边便能整篇的念。他自己越来越有成就感,也越来越有兴趣,家长也是!
(三)重复记忆。
我找了一张大纸,他每学完一个字,便帮他写在纸上。第二天学新字时,先把以前学的,挨个儿认一遍。
或者念阅读书里,昨天学过的诗或短文。仍然是用手指着,让他自己念昨天学过的字!
当天学了,记不住,不用逼着他非今天去记。今天告诉他一遍,明天后天大后天,每天重复一遍,也就记住了!
(四)偏旁记忆
还举例“是”或“足”。告诉他一个上面是“曰”,一个上面是“口”。
(五)握着他的手,把新学的字写几遍。一边写一边念偏旁或笔顺。
(六)看着书上的图画,更容易记住。
最好用的方法,是楼上所说:象形记忆法!
比如“书”。上边一部小书,下边一部大书,用一根长木棒穿在一起,小书上又滴下一个雨点,便是“书”了!
时间长了,他自己也会想象记忆。
比如“走”。他说:上边的“十”是我,中间的“下”是妈妈,最下边的“人”是爸爸,他有很多的力气,背着我们一起“走”。
比如“坐”。他说:左边是我,右边是妈妈,我们背靠背坐在“土”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别着急慢慢的孩子什么字都会认识的,上幼小衔接班只能先叫孩子简单的认识一些常用的生字,等孩子上了小学慢慢的都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幼小衔接班的孩子年龄大都是在六七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认字以象形识字的方法为主。
也就是说,每一个字在孩子的眼里都像一幅画一样。
而几个有着细微差别的生字对于孩子来说,识别起来确实有难度。但是并不代表孩子不能够去认识他。
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把这些细微的细微的差别指出来,然后告诉孩子每个字代表的意思。用孩子感兴趣的小故事或者儿歌来加深他们对于字的辨别和发音。比如
(王)和(玉)
我们先让孩子观察两个字的不同,有一个字多了一点,这个字是玉米的玉,多的这个点,是玉米粒。这样一解释孩子就可以清楚的区分两个字的区别了。
(工)和(土)
工,是工人叔叔在铺铁路。
土,农民伯伯在挖地,中间的一竖就说他们挖地的工具,一下子挖到土地里面了。
这样的解释很适合幼小衔接班的孩子年龄特点。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家长关于这点不要太焦虑,毕竟现在是在上幼小衔接班。中国的汉字是从甲骨文来的,越小的孩子看文字其实就在看图片一样,多让她认识就可以了。你既然观察到孩子这个小问题,就可以给她讲解下两个字差别在哪里,在通过组词引导,多训练就可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刚接触拼音的孩子,其空间知觉的特点是大体轮廓的知觉占优势,分化能力还处于低级阶段,因此,贝尔安亲通过观察后发现,大多数学前孩子对字形中的细微差别、字形空间配置的精细辨别都感到困难,所以通过双师课堂把一些字形相近的字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泰安市老师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孩子去观察动画中的汉字有何区别,这样孩子就能够在观看动画的时候去细心观察,然后加以思考两者的区别,聪明一点的孩子可能很快就能够找出来,反应迟钝一点的孩子,多去看几遍和观察,也能够慢慢发现一些细微的区别,其实这样更能够让孩子在自己的思维方式下进行分辨,也能够对生字更加的印象深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说我家小孩子的做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