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两岁孩子玩笔,母亲拿走孩子一直哭,母亲也不理他。这样对吗?
孩子,妈妈,宝宝两岁孩子玩笔,母亲拿走孩子一直哭,母亲也不理他。这样对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两岁孩子玩笔,母亲拿走孩子一直哭,母亲也不理他。这样对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岁孩子还是不要让他玩笔,不小心笔尖扎伤眼睛那可不得了,换一种花俏的东西让他玩,既安全又让他玩得开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两岁的孩子喜欢玩笔说明他已经成长到了训练手部精细动作的阶段。不妨买那种专门适用于宝宝的安全画笔,每天在父母的陪伴下,让宝宝多拿着画笔“自由的发挥”吧!
我家女儿21个月,大概18个月的时候就对画笔感兴趣,我们会是不是陪她一起画画,她从最开始握不稳画笔,慢慢会在纸上轻轻的点一下,到现在可以很熟练地画出一横一竖和圆圈,每天都在进步呢!
宝宝是从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育的,在这个过程中,手部精细动作练习很重要,蜡笔画画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父母有时间的话陪伴孩子一起,即能锻炼孩子,又能增进亲子关系,一举两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岁孩子玩笔,母亲拿走笔,孩子一直哭,母亲不理会。这种情况在生活中经常发生,不仅是玩笔,还可能包含玩火。
在这个问题里,可以提炼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亲子互动现象:孩子尝试危险行为——-家长拿开危险物品——孩子大哭——-家长不理会孩子的情绪。
这种行为对不对呢,这种现象好不好呢?
我们可以一条一条逐步拆解。
首先,家长敏锐的发现孩子玩笔存在安全隐患,这是好的现象。
其次,家长及时制止,以直接拿走笔的方式,这种也可以采纳,毕竟在安全面前,有必要快速行动。也可以用再缓和的方法,只要孩子不是眼瞅着就要戳自己的眼睛了,可以先跟他说“危险,请还给妈妈”,如果还不愿意再说“妈妈担心危险,必须直接拿走了”,然后干脆利落拿走,整个过程温和坚定不要面目狰狞加谩骂[机智]
最后,我们谈谈“孩子一直哭,家长不理会”。
这点,从孩子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可以再改进一些。
两岁的孩子自我保护意识薄弱,需要我们保护,这是客观事实。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知道两岁正是孩子逐步建立自我认识/自我能力感、逐步展开更多的社交互动、逐步建立规则意识的时期。他们还不具备清晰完整的是非观及理解他人事出有因的能力。
我们简单粗暴的阻止他的方法,本身不利于他对世界对自己产生积极的认识。他强烈的哭泣,正是代表他强烈的不解与受伤,这时我们的不理会,无疑是残忍的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种方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容易导致孩子情绪焦躁以及在与同龄孩子互动的过程中用同样的简单粗暴的方法。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里面,孩子的很多情绪人格问题,往往来源于心理层面的不被关注与暴力。
那么怎么样做比较合适呢?
我们可以这样做。
1、发现孩子的危险行为,立即阻止。
2、孩子哭泣时,及时进行情绪安抚。情绪安抚的流程如下
2.1 蹲下来抚摸/拥抱孩子,让他觉得你爱他——-
2.2 用语言帮助孩子确认情绪并给予同理,例如“妈妈拿走宝贝的笔宝贝很难过是不是?宝贝还想玩笔是不是”(这点非常重要,经常被体察和同理的孩子,情绪往往很稳定,很好交流,自控能力更高)
2.3简单的客观的说出理由,让孩子知道这件事你的态度是坚定的,你永远是喜欢的,例如“妈妈知道你想玩,妈妈拿走你不高兴,但是妈妈好怕笔笔会伤害宝贝,妈妈爱宝贝,简单即可,不要说太多道理,把重点放在妈妈怕孩子受伤害,妈妈爱孩子。
3、用新的活动或玩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带着孩子玩车。(并且在孩子冷静的时候,随机明确规则—-可以玩笔)
这样走下来,既能避开危险,又能稳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觉到被爱而不是被伤害。我是幼教行业工作者,我们工作的基础原则是:面对如此低龄的孩子,安全是基础,但孩子健康的心理也是首要任务,因为孩子心理方面的照料偏差,往往会造成未来难以纠正的心理情绪难题。
家长您遇到这种事,思考自己做的对不对,说明您对孩子的教育是谨慎的,作为幼教从业者,深感您是为好家长,祝宝宝健康快乐。
我是一名幼教行业从业者,也是一名宝妈,欢迎大家关注交流育儿经验心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不知道一些说孩子调皮的是什么心态,还有说孩子哭是要挟家长。
母亲为啥拿走笔
无非是觉得笔危险,可能戳着小宝宝,这出发点是对的,但是方法不对。孩子为啥哭呢,因为孩子自发的学习探索被强制中断了,他不知所措,母亲很完美的打乱了孩子的一次学习过程。孩子哭了,母亲又不进行安慰, 孩子会大发脾气,这样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
正确的做法
先观察,先看看是什么笔,带有尖头的笔是有可能戳着小宝宝的,母亲要先观察孩子是拿着乱画还是在脸额笔划。如果觉得危险,可以用身边更有吸引力的东西吸引孩子的注意跟孩子交换;如果不觉得危险,母亲应该在一旁继续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2岁的孩子正处于动手敏感期,孩子的心理的发展是与手的活动相结合的,因为手是受大脑控制的。手和大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手的活动是大脑活动的最佳表征。孩子只有用手用的好,才会智力发育的好。母亲不知道也许这是模仿大人的行为,模仿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内在需求。实际上我们大人经常忽略孩子的这种需求,很多人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庸,不让动这个不让动这个,孩子一旦得到一件东西,就会像小狗得到骨头一样,赶快躲在角落里,使劲儿的啃着。父母往往强行中断这个过程,孩子的哭闹也不难理解了。
上一篇:疫情结束后商铺租金会下降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