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请问经济学里面的定律,例如law of demand这些,是可以像数学那样,被推导得证吗?
数学,经济学,经济请问经济学里面的定律,例如law of demand这些,是可以像数学那样,被推导得证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请问经济学里面的定律,例如law of demand这些,是可以像数学那样,被推导得证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需求原理(law of demand)经济学术语,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即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需求的表示包括需求表、需求曲线、需求函数。
影响某种商品需求的因素,除了自身的价格以外,还有一些因素:
1、消费者的收入。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高。
2、消费者的偏好。
3、相关商品的价格
4、消费者对商品
我个人认为需求原理不能和数学相提并论,它只是一个名次术语,表达了一种经济学原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数学对现代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学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化,经济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在考虑和研究问题时,要求具有逻辑严谨的理论分析模型和通过计量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需要完全弄清楚一个结论成立需要哪些具体条件。单纯依靠文字描述进行推理分析,不能保证对所研究问题前提的规范性及推理逻辑的一致性和严密性,也不能保证其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易证实性和理论体系的严密。这样以数学和数理统计作为基本的分析工具就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每个学习现代经济学和从事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人必须掌握必要的数学和数理统计知识。现代经济学中几乎每个领域或多或少都要用到数学、数理统计及计量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而且不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很难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也就无法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更谈不上自己做研究,给出结论时所需要的边界条件或约束条件。理解概念是学习一门学科,分析某一问题的前提。如果想要学好现代经济学,从事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就需要掌握必要的数学。
二、数学在经济学应用中的意义
如果经济学没有采用数学,经济学就不可能成为现代经济学。许多经济学概念是需要用数学来定义,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也主要是通过运用数学语言来分析和研究的。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关于经济环境和个人行为方式的假设,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每个经济变量和经济规则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问题,并且按照数学的语言逻辑地推导结论。因此,不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很难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也就无法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数学在理论分析中的作用是:(1)使得所用语言更加精确和精炼,假设前提条件的陈述更加清楚,这样可以减少许多由于定义不清所造成的争议;(2)分析的逻辑更加严谨,并且清楚地阐明了一个经济结论成立的边界和适应范围,给出了一个理论结论成立的确切条件;(3)利用数学有利于得到不是那么直观就得到的结果;(4)它可改进或推广已有的经济理论。
三、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局限性
首先,经济学不是数学,数学在经济学中只是作为一种工具被用来考虑或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数学作为工具和方法必须在经济理论的合理框架中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而不能将之替代经济学。其次,经济理论的发展要从自身独有的研究视角出发去研究、分析现实经济活动内在的本质和规律。经济学中运用的任何数学方法,离不开一定的假设条件它不是无条件地适用于任何场所,而是有条件适用于特定的领域。再次,数学计量分析方法只是执行经济理论方法的工具之一,而不是惟一的工具。经济学过分对数学的依赖会导致经济研究的资源误置和经济研究向度的单一化从而不利于经济学的发展
四、数学和经济学关系中几点误区
1.否定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国内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产生经济思想非常重要从而否定数学的作用,否定技术性比较强的成果。我们不否认经济思想的重要性,但如果没有数学作为工具,一般来说无法保证自己的经济思想或结论是否严谨,有没有错误的应用。现代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非常严谨的社会科学学科。没有严谨的讨论,你的思想或结果就不会被别人承认。也有人认为用数学来研究的经济问题就是远离现实。其实经济学里面用数学讨论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是来源于现实世界,非常具有现实性和指导性。
2.经济学数学化过分倾向。经济学数学化的过分倾向束缚了人们解决问越的思路,限制了人们寻求其他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及社会经济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既有社会科学属性,又有自然科学属性。为了资源配置更合理有效,经济学有必要借助数学思维工具。作为社会科学,经济学研究必须借鉴社会科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因而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涉及到经济制度、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难以量化的因素,数学既不能对经济现象做出定性分析,也不可能将经济问题全部公式化或模型化,就要用其他的一些研究方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数学揭示的规律是客观严谨的,经济学所揭示的规律只是在尽量接近这个目标,但永远无法做到和数学一样能被严谨的推导论证或被实践所证明,除非人都变成机器人能够完全理性的进行经济决策。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数字及其相关关系,数字是死的因而揭示不同数字之间关系的数学定理往往是客观严谨的,能够被正向推导也能够被反向论证。
但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理性前提下的人和人所构成的组织的经济行为背后的规律,人是活的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往往是比较复杂的,经济学的相关原理都只是在假设人都是理性的前提条件下通过特定的约束条件筛除掉影响较小的因素,从而揭示出那些因素主要影响了人们的经济行为以及这些因素是通过那种方式施加影响的,将这种影响关系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就是你题中所说的需求定理一类的经济学理论了。
上一篇:为什么我的山兔跳不过别人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