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猪肚菇怎样进行人工种植?
菌丝,生长,覆土猪肚菇怎样进行人工种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准备户外收获的场地:搭建2米高的阴凉处,围绕遮阳篷密集地围绕着一些稻草,能有70%遮荫场地。仓库地面干净,宽1.2米。筏的长度由场地决定,凹槽宽50厘米,深20厘米,在现场周围打开排水通道,凹槽深度为30厘米。
三、菇屋的制作和消毒
大家都应该知道在阳光很少的地方选择菇屋,4周约2米高的要求,中等宽度,以高70%的阴凉地,为了通过畦宽长1.2米的拉伸施加地板,菇房也可以在适当的沟槽的附近设置,所述槽的深度通常30cm左右,拱形竹,每个覆盖着塑料薄膜,从覆盖膜前面的织物上放上石灰粉,用于菇房的消毒。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帮助到你。[微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任何一种蔬菜和一种菌类食物都必须要有一定的栽培技术,那么今天就给大家说说猪肚菇可能大家不大熟悉,这种菌类食物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出菇场地准备
1.室内出菇场地准备。应搭建出菇床架,双边操作的床架宽180厘米,单边操作的床架宽90厘米。床架层距60厘米,底层距地面30厘米,顶层距天花板130厘米,床架之间距离80厘米。室内应有数个相对的窗口,以利通风透气。出菇前室内应用气雾消毒剂消毒,并喷洒25%的菊乐酯1000倍液。
2.室外出菇场地准备。在场地搭一高2米的荫棚,棚四周用草帘围密,顶部用芦苇遮阳,遮阳度70%。棚中地面整畦,畦宽1.2米,畦长因场地而定。畦沟宽50厘米,深20厘米。场地四周开排水沟,沟深30厘米。以两畦为一组,沿每组畦两侧插弓形竹片。竹片之间间隔90厘米,弓的最高处距畦面180厘米。竹片上盖塑料薄膜,畦面撒石灰粉消毒备用。
二、猪肚菇栽培管理
1.栽培季节。一般安排在3~5月份接种,6~9月份出菇,各地根据当地自然气温条件灵活掌握。
2.栽培袋制作。培养基配方:干杂木屑39%、棉籽壳34%、麦麸22%、玉米粉3%、糖1%、轻质碳酸钙1%。制作方法:先用清水将棉籽壳调湿,然后将杂木屑、麦麸、玉米粉、轻质碳酸钙与经预湿的棉籽壳混合拌匀。将糖溶于水补充培养料的含水量,并将含水量控制在65%,pH值调至7.5~8,采用17厘米×33厘米×0.005厘米聚丙烯栽培袋,每袋湿重1000克(干料约350克)。将装料后的塑料袋套上海绵双套环。置常压灶中灭菌。灶内温度升至100℃,维持15小时。将冷却后的菌袋置于接种箱内,用气雾消毒剂消毒后,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每袋栽培种可接40~50袋。
3.菌丝培养。接种后的菌袋直立于培养室架上避光培养。培养温度25~28℃,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70%~75%。菌丝培养阶段,前期关闭门窗,避免室内温度波动幅度过大;后期应加强通风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培养过程中,分别于菌丝长至袋高的1/3~4/5时进行2次查菌,剔除污染、死种或生长不正常的菌袋。正常情况下,40~50天菌丝可长满菌袋。
4.开袋覆土。菌丝走满栽培袋10天后,且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便可开袋出菇。逐一去除套环,解开袋口,在培养料面覆土。覆土厚度为3~4厘米,可选用火烧土、田土、菜园土,土粒直径为1.5~2.0厘米。使用前先将覆土置于太阳下晒至发白,然后用水调节土粒湿度,以土粒捏之扁而不散为度。将覆土后的菌袋上部往下折,使袋口边缘高出地面2~3厘米,并将处理好的菌袋均匀地竖直排列在室外畦面或室内出菇床架上。
5.出菇管理。覆土后,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并多关门或多盖膜,刺激原基早日分化。一般覆土后7~10天,原基顶部可露出土面。原基出土后,应注意将场地空气湿度控制在80%~95%之间。同时加强通风,保持场地空气清新,并注意使场地有一定的散射光。整个出菇阶段场地温度应控制在23~32℃。喷水量根据菇大小、覆土的湿度和气候情况具体掌握,菇多多喷水,菇少少喷水;晴天多喷,阴天少喷。根据菇体不同生长阶段灵活控制通风量,菌柄出土、菌盖形成、生长各阶段依次加大通风量,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左右。当菇体成熟时及时采收,每潮菇采完后及时补上覆土,停水养菌3~5天后进行下潮出菇管理。
6.病虫害防治。菌丝生长阶段,重点防止各种霉菌侵入培养基造成污染。注意生产环境、原辅材料、生产过程要严格符合要求进行,查菌不可过于频繁。子实体生长阶段,重点防止各种虫害,如各类菇蝇、菇蚊等。办法主要是搞好环境卫生,必要时可喷洒25%菊乐酯1000~2000倍液。
三、猪肚菇采收要点
子实体八九分成熟、呈漏斗状,边缘内卷、孢子未弹射时及时采收。每采下一朵子实体,应及时用手捏住残留在土中的菇柄,轻轻旋转拔除,避免菇柄在土中腐烂招致病虫害发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菌袋制作
通常采用规格为15厘米×55厘米低聚乙烯袋装料,每袋装干料约700克。如果采用两端接种,则在两端袋口套塑料颈圈,或用尼龙线扎封袋口。
常压灭菌料袋。小型灭菌灶通常装量为1000~3000袋,要求点火后2小时袋内中心温度达100℃,然后保持16~20小时;大型灭菌灶的容量一般5000~10000袋,灭菌时间要延长到24小时。待料温自然降低到60℃时出锅,将菌袋趁热移到无菌室内。
料温冷却到28℃时,在菌袋两端接种,或在袋面用专用接种器接种。亦可在灭菌后,将打孔、接种同步进行。每袋猪肚菇菌种,一般可接短袋40~50袋,长袋20~25袋。
(2)菌株选择
猪肚菇的菌株有贵州习水县酒镇食用菌研究中心选育的1号菌株、山东省济宁市光大食用菌科研中心选育的2号菌株、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选育的龙岩3号和永安4号以及收购鲜菇原料中分离的5号。
◆养菌和覆土出菇
(1)菌袋培养
接种后的菌袋直立于培养室层架上避光培养,室内温度掌握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在70%~75%。菌丝培养阶段,前期关闭门窗,避免室内温度波动幅度过大;后期应加强通风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培养过程中,分别于菌丝长至袋高的1/3和4/5时,进行两次查菌,剔除污染、死种或生长不正常的菌袋。正常情况下,40~50天菌丝可走满菌袋。
上一篇:领了结婚证3年,还没摆喜酒,双方各住各家,平时少见面,对此你们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