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重度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一个人该怎么生活?
残疾人,的人,农村农村重度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一个人该怎么生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村重度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一个人该怎么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重度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一个人是怎么生活的呢?这里肯定是有人帮助的,不然也没法生活了!农村我觉得还好一些,平时可以叫左邻右舍的帮助一下,自己能做的事如果法定赡养抚养人没有经济能力,而家庭经济状况又非常差,可以申请低保情自己做。农村一般好多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不断的鼓励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要身残志坚,勇敢的面对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家乡在农村,我对农村的事儿应该知道不是太少。在农村确实有不少的残疾人生活还是挺困难的,尤其是有的家庭中有残疾人员,就成了一个很大的负担,虽然国家能给点救助,但也是杯水车薪,照顾一个残疾人,需要一个正常人陪护,不能外出打工,所以家里有个残疾人,那日子就不好过了,一些上了年纪的残疾孤寡老人有的可以住福利院,如果自费往往住不起。养儿防老本来就不靠谱,尤其是儿子们是自顾不暇的 ,老人就受罪了,这是个现实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重度残疾人生活一般比较艰难,我认为应多种方面加以关怀。
第一申请农村低保待遇。得到社会的帮助,会对生活减少一定压力。
第二,残障自立。依靠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维持自己生活的所需。
第三,得到村民,亲属照顾。这部分残疾人生活存在很大不稳定,健康状况堪忧,成为别人的负担,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改善他的生活状况。
第四,社会的关注。通过媒体,社会民间组织唤起社会大众的友爱,去除一些对残疾人的错误观念和态度,通过加入志愿者为残疾人服务,扶残助残等活动,最大化发挥社会力量。
第五,残疾人收养机构的发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指导下,在残联组织的关怀下,开设针对残疾人的慈善机构,医疗机构和收养机构,对残疾人进行实质性的帮助。
如您欣赏以上观点,请在下方留言点赞,并评论加以相互关注,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农村有的人是半路上身残,觉得自己好好的一个人变成现在的样子,感到很自卑,整日沉默不语,做为家人应给予及时的疏导,使其从阴暗面走来,不断的鼓励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要身残志坚,勇敢的面对生活。从自身找生活的出路。
当然对于农村一些残疾人而且又没有固定的收入,抱着自暴自弃的心理,不愿参加工作,而且自卑心理特别强,我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人生态度。其实上帝为残疾人关闭了一扇门,也同时敞开了一扇窗户,任何一个人在某一方面都有特长,残疾人也是。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需要自己去把握,需要自己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我们经常在集市上看到在修鞋那块,修补鞋有好几个人都是聋哑人,他们虽然与人们不能语言沟通,但是他们用肢体语言和大家交流,农村人都喜欢让他们修鞋,让他们收入多些。我们附近有个残疾人,他的手特别的灵巧,比一般的女人做的手工活还好,他就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县上给自己开了个衣服翻修,缝补的小门面,因为他收费地,做的活精细,人们都喜欢在他店里来,他店里的生意很红火。他用他那灵巧的双手,为自己创出了生存之门。
总之,对于农村又有残疾又没有固定收入的人来说,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让知识来改变命运,抓住每一次就业的机会,培养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的工作,不断的创造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都能够得到自己应有的经济价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农村很少这样的例子。农村人一般都是家族方式生活和劳作。
有个别重度残疾的,一般家庭都会照料。农村人比较朴素,认为照料重度残疾人,认为是行善积德,会有好报。大多数重度残疾人,生存时间较短,一般家人都会善待他们。
因为人生,谁都无法预料到自己今后会怎么样。我们村子里也有这样的例子:一个女的生下俩个孩子,刚生下来,都是健康的。后来,渐渐的变得瘦骨如柴,不会走路,生活不能自理,直到死去,家人还是细心地照顾他们。说明农村里的人是比较纯朴,没有抛弃他们。
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离不弃,生死与共。当然,也许有些人做得不够好,毕竟是极少数。这儿不去评论他。
上一篇:为什么有些人回答问题,总想把自己代入问题中从而展现自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