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34岁还要不要考进体制内?
体制,工作,临时工34岁还要不要考进体制内?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写在最后
我有一亲戚在发射台工作多年,一直都是临时工,想转正却没有机会,不是学历不符合,就是职称不符合,心里也很着急,结果也错过了35岁的考试年龄。因此,建议题主可以重视一下这个问题,既然要进入体制内工作,那还是必须得下一番苦力不可,没有谁是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况且你又快到35岁的年龄限制了,除了事业单位直接考核年龄可能会放宽一点外,其他进入体制内工作的途径并不是很多,下定决心多闯荡一下,你才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欢迎关注@木子圈圈 ,和我一起聊聊职场上的有趣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要考进体制内,34岁,还有很大的机会。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招考年龄普遍是本科学历截止到35岁,研究生学历年龄适当放宽,有些单位研究生可以免笔试直接进入面试环节,虽然只有两年的时间,但是考进体制内的机会却不少,国考、省考、事业单位,一年能参加很多次,尤其是题主学的专业--新闻学,这个专业在招考时很占优势,经常有政府办、单位办公室、宣传部门的岗位,明确要求有几年工作经验,考试时还加试写作,这类岗位对您来说就像是量身定做的一样,十年电视台的工作经历,写个文件、搞个宣传,对您来说绝对不在话下,笔试好好准备,面试和可能有的加试,对一个有十年新闻工作经验的人来说基本不会有难度,只要稍加练习即可。
体制内的情况,我多少有些了解,不管是以临时工的身份进体制内,还是以在编人员的身份进单位的,最初一两年都是感觉比较自豪的,但是随着对单位了解的加深、工作任务的加重,慢慢新鲜感就磨没了,当初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都变为疲累、无奈,甚至烦躁,工作提不起来兴趣,做起事情来更是味同嚼蜡。大多以临时工身份进单位的大学毕业生,多为权宜之计,想着骑驴找马四条腿总比两条腿东奔西走要强一些,少则一年都待不了,多则两三年,肯定要挪挪地方,要不考上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编制,要不进入专业领域的大企业或者国企。
但像题主这样一待就是十年的,真的比较少见,当然也不是没有,我上班之初恰巧就有一个同事,以临时工的身份在单位做了十几年,已经是部门主任,临时工能够当部门主任的很少,那是领导特别看中,破格争取的,即便是中层,也还是改不了临时工的用工性质,此人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文笔极好,单位老一换了好几拨,历任领导都极为倚重他,单位里大小材料、宣传都是此人负责,他一直以为可以转成正式的,但现在快四张了,还是临时工,也错过了考试时间,离开,去哪儿找工作,已经适应了体制内,不走,实在没有奔头,上不上下不下的,拿着临时工的工资干着领导的活儿。不过后来听说有一任领导实在于心不忍,就给想办法联系了一个社区当社区主任,但前提是,单位里的宣传工作、材料编辑他还得兼着,等于说是一人分饰两角,拿一份工资,干两份活儿,好一点的是,最起码有些保障。
现状就是这样,体制内逢进必考,临时工转正式那是以前,现在拼了老命也不一定能成,何况耽误的都是自己的青春,再待下去没有意义,但是也不可贸然辞职,就边工作边考,跟领导说明情况,这种情况也不会有人拦着不让考或者考上了不让辞职。人得懂得变通,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得过且过,碌碌无为。当然,像现在的状况,你不说考试或者辞职,也不会有人撵你走,但是一旦碰到单位改制,就不好说了,还是有编制有保障一些。
我知道题主纠结的是自己年龄这么大了,再跟一群小年轻挤破脑袋去争一个岗位,感觉难为情,万一自己没考上,更加难堪。其实不然,真的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想,每年都有35岁才考上的人,也有一直考试到35岁也没考上的,想不想考上取决于自己,认真复习、付出了,机会就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打酱油的,考不上也正常得很。等你真正进入到那个考试群体,你就会发现,自己还真不是年龄最大的。
虽然35岁才考进体制内,对于单位来说,你是新人,以后的发展很可能会受年龄限制失去很多机会,但考上编制对你可以说是一点坏处都没有,全是好处,体制内十年的临时工,已经可以充分说明你喜欢体制内的工作,再努力一把为自己挣个保障,就更加完美了。时间是挤出来的,精力更是越干越有劲,越不用越没气力,与其每天让一些碌碌无为的事情缠住手脚,不如放手一搏,挣到就是赚到。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肺腑之言,请于考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要是年龄允许的话,还是选择考一下试试。但我不知道你的考试能力怎么样?要是普通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话,我觉得还是有希望了,因为毕竟文化和学习态度还是比较好的。但如果没有学习毅力和态度,还是建议你换换其他工作或者再找个兼职工作,因为临时工工资太低了,而且在单位一群公务员或者事业编面前,总是心里有一点不舒服…对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命不止,进取不停!
社会上有一个怪现象,就是人一到三四十岁就感觉,人生就这样了,既不满足现状,又失去了奋斗的精神。当然这种情况多数情况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如果你吃饭都成问题,我相信你一定还是要博一把的,还有你事业初成,绝对也是怀抱更大的梦想!
中国文化五千年讲究中庸,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大家常说的一句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句话害人不浅,其实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三四十岁的年龄正是更上台阶的年龄,少年得志,青年有成,凡事一顺百顺,毕竟太少了,我们作为社会普通的一分子走的也是普通的路,积累知识和能力,积累经验和认知,积累资源和人脉等等,十年八年甚至更长都是正常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