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当70、80后老去的时候,农村的庄稼谁来种?
农村,农业,土地当70、80后老去的时候,农村的庄稼谁来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了进一步落实城乡一体化,缩小贫富差距,让农民更好的享受到国家的改革红利,国家最近几年又推出了一系列照顾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优惠政策,如“生态移民”、“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等措施,将大量农村人口移民搬迁到城镇去居住,为了鼓励农民对农村土地精细化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实施了土地确权制度,为下一步土地流转做了很好的铺垫。
当70、80后老去的时候,农村大部分地区将实行规模种植、规模养殖,一大批旅游观光农业、滴水灌溉的现代化农业、美丽的农场、农庄将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当人们在城市厌倦了高楼林立、人声鼎弗、车水马龙,周末都跑到农村来度假、休闲,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在城市打拼累了的游子,会选择回到风光旖旎的家乡来颐养天年。城市与农村变得没有距离,只是我们的一个选择。那时候就真正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贫富差距不再那么大,农民不再仇富,富人不再嫌弃农民,社会更加和谐,人们走起路来都满怀自信,脸上洋溢幸福的光芒,见面都是“你好,要去哪里开心?”,而不再问“你吃饭了吗?”。
木兰设想,仅供参考。谢谢大家的阅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这个社会,不要说00后,很多70、80后都不愿种地了,他们宁愿出去务工,也不愿呆在家里种那一亩三分地,因为如果单靠种地这点收入,可以说连饭都吃不饱,更不用说发家致富了。
现在国家对农业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种粮大户,对他们给予补助和奖励。就拿我们这边得农村来说,很多农民把自己的田地租给种了种粮大户,收取租金,这样一来,那些不想种田的农民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田地被荒,自己可以放心的外出务工,也可以帮那些中粮大户打点小工,搞点副业,一年的收入算下来比种那几亩地强多了。
就拿我们江西这边农村来说,基本在进行土地稻田整改,修水渠,修机耕道,修马路,稻田实行园林化,目的就是为了水稻的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减少人工劳动力,农民老百姓页告别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大事,国家再这方面政策肯定越来越好,农民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农村有的地区,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这句话乍听,的确是很有道理,但是仔细一想,不禁为这个事实而发愁:将来的地,谁来种?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喜欢去大城市打拼,而我们教育孩子的理念,相信很多都是让孩子找个好工作、挣大钱。当所有人都上班都工作,当最后一批会种地的人都相继老去。那中国那么多的田地,教给谁来种?
因此,待父辈老去后,未来中国农村谁来种地,取决于未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及农村的发展。城镇化是县域内中心乡镇的发展,基础设施、物质生活逐步向城市生活看齐,如果能将密布在主要大城市大专院校向各县域分散,那么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满足了,这才是健康的城镇化。农村的发展,是将一些地域特征完整、村风民风保存较好的一批农村规划成真正的农村。绝不是城乡混杂或者没有任何特色的地域单元,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民风淳朴、村落完整,村庄的人口基本在本村内从事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
科技无疑将会在未来农村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未来职业化农民数量的增多,他们对科技的需求很大,因此未来必要提高农村科技推广的力度,也要创新科技服务的方式。但是科技不是万能的。一是科技可以部分解决产品品质和质量问题,但是解决不了市场和利益分配问题,例如在许多农村的大量的跟风栽树行为,产量提升后导致的价格波动是否会又是一波砍树潮?因此,还要对全国农村的发展有很好的规划,避免资源的浪费,还要一批懂市场和营销的人去经营。科技也不能解决整个链条中的利益分配,如果农民只是提供初级的农产品,又无法获取足够多的利润,那么就还会有类似“三聚氰胺事件”的事件发生。二是区域的农村、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差异性,不能用统一的大企业开发的模式,农业科技的推广,快速的城镇化所释放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目前中国社会所不能承受的,因此,除了考虑规模化来释放农村劳动力外,还要考虑精细化的真正把农民的劳动力价值体现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品质提升,创新发展,“一村一品”,谋求一个区域内的特色产业的发展。当然科技素养只是一方面,未来需要提高的是整个农村群体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
整个青年人远离农村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我们把关注的焦点集中的种粮食上是不对的,当一块土地种房子要比种庄稼收益高,种树要比种庄稼收益高,那么任何的政策限制不仅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还会很大程度上削弱农民经营土地的积极性,顺着市场的需求去选择,挖掘土地的真正价值,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因此我们讨论让青年回去种地,政策鼓励与扶持只是一种必要的措施,当小城镇的发展与大城市在相关层面的差距不是很悬殊时,当农村变成真正的具有吸引力的农村时,那时就不是说我们要引导青年人回去种地,而是让他们回去过一种美好的生活,这才是最好的解。
上一篇:假如全世界没电会怎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