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当70、80后老去的时候,农村的庄稼谁来种?
农村,农业,土地当70、80后老去的时候,农村的庄稼谁来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这是一个社会发展要面临的问题,如今的00后有多少可以下地干活的,农村也在潜移默化的变化着,几十年后的农村究竟会成什么样?集体农庄?集体农场?或者城村结合?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代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农村人很多会选择在城市工作生活安家立业,农村相对应的人口越来越少,大片大片的土地该何去何从?
第一土地不会被闲置。一些开明的企业家看到农村的广阔前景,投入大量资金在农村使用土地进行科学的机械化改造,形成巨大的产业链。会有一部分年轻人在土地中搞养殖业,种植业,自主创业靠土地给自己带来收益。
第二,农村自带的原生态。农村不远的未来将吸引更多的城市人观光体验,而这些正是对农村致富最好的商机,城市人追求养生,纯天然原生态等向往,将会有更多的智能化终端进入农村,道路会越来越宽广,给农村带来将是巨变,带来财富的机遇。
第三,土地集中使用。利用有需求的团队和个人承包土地专业人员高效的方法集中利用最后成为规模化,农村也可以土地入股和分红,或直接成为员工实现脱贫致富。
如您欣赏以上观点,请在下方留言点赞并评论。加以相互关注,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也70,80后老去后,传统模式的种植方式将会淘汰掉,00后可能大部分不认识传统农作物,至于10后,20后恐怕只会在植物园,影视作品和课本中认识我们的传统种植方式。不必担心,以后我的农村将会企业化,传统农民将不再出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年后中国农村的庄稼由谁来种?这个问题既是大的机遇,又有棘手难题。所谓难题就是将来70、80后的种庄稼人都要老去了,土地将无人耕种,而且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真不能靠国际市场解决。但又是有机遇,将来中国农村土地如果能实行集约化管理,由当地年轻人来搞现代化农业,或生产高附加值农产品,或搞大规模的家畜养殖基地,那中国的农业将逐步进入现代化。虽然未来种地和养殖的人越来越少,但广大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却大幅度提高,这也是我们值得期待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7O后种地没什么问题,而8O后能种地的可不多,60后快不行了,将来谁来种地,这个问题确实麻烦,中国十几亿人囗,粮食是大事,如果最近五年内不把农业抓起来,农业可是没有接班人,根据现在农村土地问题,要想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难度也很大,土地少而分散,传统耕作模式很难使农民富起来,如果农民沒有相应的收入,又有谁愿种地,北方土地流转没什么问题,南方的土地流转不出去,各家各户没有相应的收入没人种,送人种别人都不愿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80后,我还在念书那会儿听人们都在叹息着80后如何如何靠不住,后来又听人们叹息90后如何非主流如何不可靠。但是如今我们这些80、90后都已经成家立业,也能担起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又开始担忧00后们干不了农村活。
其实我们不必太过担忧,要相信每一代人都有他们适应那个时代的能力。
你担心他们不能种地,事实上只要生活在农村,到他担当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能顶上去的。未来种地有未来的方法,单说我们生活的这30来年,农村不论是耕种还是养殖技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有无数种可能,谁又说的清楚。但有一点就是教育好孩子们,做好迎接未来的准备,其余的担心再多也无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杞人忧天了,我是70后,我以前也不愿意种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对土地有超乎寻常的兴趣,70、80后老了还有90、00后,生生不息,再说以后传统的耕作模式也颠覆了,需要人力的很少,都是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国家和市场会调控,不会让耕地闲置撂荒的。举个例子来说我老家这里二十年前还是小四轮耕种,一家夫妻二人劳累一年耕作二三十亩旱地非常吃力,现在机械代耕两三家互助种植上千亩地都很轻松,一年在田间劳作不超过50天,且产量较为稳定。之前每当本地农耕人口流散多了导致耕地无人耕种的时候,本地政府就联络外地的种植户来承包耕种,根本没用撂荒的情况出现,近几年耕地更是抢手,地租都被炒起来很多,哪有无人种植的情况出现了。
上一篇:假如全世界没电会怎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