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崛起文化自信,我们中国人怎么用艺术来讲好中国故事才好呢?
中国,文化,艺术中国崛起文化自信,我们中国人怎么用艺术来讲好中国故事才好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让我们的国家富了起来,强了起来,在世界上有了话语权,这让我们的国人很提气。
文化自信也是随之而来了,在我个人看来,陶瓷艺术是能把我国的文化自信给走出去的。
一是陶瓷语言能通世界,我国是瓷器的发明国,china一词就是“昌南”,而“昌南”则是景德镇的前身,china也是中国的意思,可见在国外人的眼中瓷器就是代表中国。有这种天然的文化高度,我国陶瓷艺术的传播就会有深度。
二是作为陶瓷艺术的参与者,要多走动,多学习,要包容。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域陶瓷艺术表现的样式不同;国家与国家文化差异,对于陶瓷审美的方式不同,但对于艺术审美,要具有历史性,地域性的审美眼光。中国当代陶艺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白明教授实为典范。
包罗万象的艺术是自信的,民族的。一些愚见请批评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在思考这是不是一个中国文化输出应该采用什么传播形式的问题?
很多门类的艺术是想通的,比如音乐,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歌剧《图兰朵》加入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一个关于东方古国的臆想故事,加入中国旋律,相得益彰;再比如绘画与雕刻,不过是写意或是写实,美学是想通的,美好的事物很容易达成共理心。
同样,还有很多不容易传播的艺术形式,比如京剧,比如昆曲,因为整体架构和故事情节都有一定的历史基础,想引发非猎奇式欣赏很难。
现阶段有一些易于被接受的方式(诸如网文、短视频等),虽然良莠不齐,有些不甚准确,但整体确是向好的。
想对一种陌生的文化深入了解,先发生兴趣,我想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至于中国浩繁的文化领域的顺畅输出,仍然任重而道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解决信仰 民族自立离不开独立之精神 精神源泉来自于 自我价值的归属 信仰是中华民族基因缺失的一环 文化当自强 信仰不可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中国人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其次,文化的探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用老祖宗的文化,用新时代的表现手法去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明艺术,我们有着灿烂的文化土壤,但时代是向前发展发展的,所以我们在面对新时代的时候,要去探索和时代相关那些文化内容,集合世界接轨,用更新的,科技水平和艺术表达手法去创造更多更灿烂的作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反映生活。这一点是艺术更古不变的真理。
自人类开智的那一刻起,艺术创作就始终伴随着人类发展而逐渐繁盛。
中国的艺术并非一成不变,据我所知,无论是绘画还是音乐,中国艺术的成长都是伴随着交流与融合。当我们第一次拿起石头在岩壁上描摹这个世界的时候,当我们第一次用木棒敲击出节奏的韵律时。我们的祖先已经在用不同的方式讲述着他们的故事。
当今的中国,正在复兴,也正在义无反顾的融入整个世界的发展浪潮之中。但是拥抱世界并不等于忘却自我,恰恰相反,我们越是与世界合流,越要认清自己的历史,找准自己的方向。
中国故事绝对不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架空,更不是一味谄媚的怀古。中国故事是要扎根这片土壤,在肥沃了五千年历史的土地里,开出新的花朵。
而我们的艺术,也要服务与服从这一要求。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只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就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也才能讲出动人的故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人首先认真审视学习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认识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懂得敬畏,做好传承。
上一篇:你支持疫情结束后,拍一部有关疫情各路英雄事迹的电影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