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有哪些小人得志的例子?
勾践,小人,岳飞历史上有哪些小人得志的例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指鹿为马的故事
虽苦尽甘来,但也乐极必反:
终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赵高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他的乱政计谋,将胡亥推上帝位,诱骗秦二世不理朝政,让他贪图享乐,加重刑法赋税,股肱重臣被杀,皇家宗氏子弟被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人?何谓小人?却是道不明理不清的,没有确切的定义。小人的对立面应该是君子,何为君子?也是见仁见智的事,讲不清楚的。余秋雨先生倒是对小人之说有过纵论,他的巜历史的暗角》,洋洋万言专论小人,可谓论小人专著了,分门别类地把小人细化得使人都眼花瞭乱了,以此为依据,一眼望去,历史上的小人那就多了去了。难道真是这样么?
这里有两个历史人物,余先生都斥为小人,一个是费无忌,一个是沈括。本文就议议这两个历史人物,到底是不是小人,还是有什么误会。
费无忌的作为有史可查,司马迁的《史记》有记载。公元前的527年,楚平王为太子选中秦国美女为太子妃,此事交大臣费无忌去办。费无忌在此事中的作为确令人不耻。一是变更”用途”,为了个人仕途,巴结皇上,他见美女太出乎意外的漂亮,徒生歹意,倒不是自己想占有,而是想借花献佛给楚平王,为自己进爵增添筹码,他急驰回朝在楚平王面前如此这般一说,使好色的楚平王动了心,本来给儿子说的亲,自己却笑纳,真是天大的笑话。
事情到此也就罢了,但费无忌小人之心不改,怕被太子日后当权报复,他一不做二不休,在楚平王面前尽说太子坏话,说是太子对此事耿耿于怀,似有大不满之意也。楚平王耳根子软,又做了亏心事,果断中了费无忌的奸计,先是杀了太子老师伍奢,又杀伍奢长子伍尚,还要捕杀太子,逼得太子只得逃往它国。而太子是个掌兵的人,于是集兵反击,此时楚人才如梦方醒,杀死费无忌,但楚国经此打击巳满目疮痍了。此事可见小人之可恶,余秋雨先生随之长篇大论五大条,可谓言之有理,总结精辟。
至于沈括,我国历史上的大科学家,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也归于小人之列,却是值得商榷的。这与当时宋朝的时政相关,许多事情是很难说得清楚的。当时正值王安石变法时期,此时的北宋,名人荟萃,王安石、司马光、三苏尤其是苏轼,还有沈括等,这些名家对王安石变法意见不一,形成两派,王安石、沈括为变法派,司马光、苏轼为反对派,政见不同互有攻讦,在皇帝面前相互揭短在所难免,究竟谁是小人,实难分清。
沈括的为人,从大事上讲,有两件事值得彪炳,一是他的巜梦溪笔谈》,历史上的科学著作,也奠定了他作为一个大料学家的历史地位。二是面对北方辽国的咄咄逼人的态势,向宋朝索要土地,全国一片惊慌,沈括出面,据理力争,捍卫了国家尊严。对这样一位大义凛然的行为,能与小人之为掛得上钩么?他与苏轼的交际,余秋雨先生的说法失之偏颇。说是沈括借南察之时,将苏东坡词诗摘抄状告于皇帝,引发乌台诗案,使苏轼遭贬。这事记在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卷三百一王铚《元祐补录》。李焘并明确注明”此事附注,当考祥,恐年月先后不合”,应该并无其事。当时人都持怀疑态度,余先生凭什么说得那么肯定?此事经许多历史学家辩驳,作为并非历史专家的余先生,将沈括这位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打入小人之列,是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还是慎重点好,尤其是对历史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诗人、著名学者的评论,更要论之有据,持之有理。特别象沈括这样的大科学家,历史上就少之又少,外国无良媒体攻击他也就罢了,自己人还斥他为小人,简直令人不解。不要因为喜欢某一历史人物而去攻击另一历史人物,这于情于理都是说不通的。喜欢苏东坡不错,我也喜欢;但不能喜欢苏轼就去攻击沈括,理由古人尚且不信,今人为何还斩钉截铁认死理?还历史本来面目,事实求是评价才是正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真正的小人能得志?真正得志的绝非小人。而是那种善于权术城府极深的野心家、阴谋家和两面派,只是被习惯地冠以\"小人\"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上小人得志的就是小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四人帮撗行的日子,老一輩无产阶级革命家,人人自危左的思潮起伏泛滥,什么也带上革命反革命的标签,种点自畄地也是资本主义,毛泽东思想得不到真正的贯彻落实,贫穷落后吃不饱肚子,穿不上裤子。
上一篇:跟最亲近的人疏远了关系,没话题了快玩崩了,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