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有哪些小人得志的例子?
勾践,小人,岳飞历史上有哪些小人得志的例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清朝有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他当户部尚书的时候,因与李鸿章作对,拖欠北洋水师的军费。指使北洋水师成军后,未添一舰一炮!!!最终致使清政府有了甲午惨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上不乏小人得志的各个时期都有,就是开国皇帝驾崩时阴谋篡夺最高权力,或挟天子以令诸侯,垂帘听政,把蒸蒸日上,前程似锦的时代搞得一团糟,满嘴胡言乱语,企图把自己打扮成偶像人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是“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苏轼被他狠狠地坑了一把。
沈括是宋朝的地理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医学家、天文学家、水利专家、兵器专家、军事家,博学多才,算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这位典型的理工男却有着灵敏的政治嗅觉,检举揭发了当时中国文学的巅峰代表——苏东坡。
沈括和苏轼在宋朝的崇文院当过同事,沈括在昭文馆,苏轼在史馆,二人算是有过一段时间的交情。1066年苏轼丧父回乡守孝,两年后再返回东京的时候,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沈括受到宰相王安石的器重,担任了许多重要官职,跟随王安石坚定的站在改革派这边。而苏轼却与\"保守党“领袖司马光站在一起,抵制王安石的改革。
苏轼被安排到杭州担任通判,其间沈括作为”特派员“去杭州调查民情,检查农田水利建设。临行前,宋神宗吩咐沈括:
“苏轼通判杭州,卿其善遇之。”
正是这句话让沈括有了一些奇怪的想法。
沈括来到杭州后,尽管政见不一,苏轼依然把沈括当成好朋友相处。沈括不动声色,亲切地和苏轼聊天,还把苏轼新写的所有诗句都抄录了一遍。严谨的科学家沈括这个时候却做了一件非常“小人”的事情,他把苏轼的诗句逐字逐句地揣摩了一通,并且加以详细的注释,最后得出苏轼讽刺皇上的结论。
例如苏轼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
沈括认为“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
沈括最后把这个结论交给了当时的宰相王安石,王安石组织势力把苏轼给送进了监狱,造成了宋朝的文字狱,即著名的“乌台诗案”。
沈括虽然不是“乌台诗案”的主谋,但却是他的一时兴起酿成的结局,坑惨了东坡先生。
沈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小人行径呢?余秋雨先生是这么认为的,
“这大概与皇帝在沈括面前说过苏东坡的好话有关,沈括心中产生了一种默默的对比,不想让苏东坡的文化地位高于自己。另一种可能是他深知王安石与苏东坡政见不同,他投注投到了王安石一边。“
嫉妒的情绪总是发生在段位差不多的人身上,沈括大概就是因为嫉妒苏轼在皇帝心中的形象,才这么干的吧。
后来苏轼身陷囹圄,沈括也算是”小人得志“了一回。但这却成了这为原本伟大的科学家身上洗不去的污点所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53条/2页上一篇:跟最亲近的人疏远了关系,没话题了快玩崩了,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