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康雍乾盛世,雍正一朝较为短暂,贡献了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雍正,乾隆,康熙康雍乾盛世,雍正一朝较为短暂,贡献了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文化上--理学思想
雍正帝继位后,一方面遵循顺治、康熙二帝“崇儒重道”的传统国策,重视正统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同时,也主张“三教并重”;以“诚”代“理”,对程朱理学进行改造。世宗尊孔、开日讲、举经筵,表明其在施政理念上一遵其父祖“崇儒重道”国策之旧,重视传统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表现:第一,重视传统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的教化作用。第二,以传统儒家“天人感应”思想为指导,利用“神道设教”进行政治统治。
外交上 -- 对俄政策
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派遣策凌为首席代表与俄国签订《布连斯奇条约》,第二年又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划定了清俄中段边界,稳定了清俄边界局势,促进了清俄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
总结
雍正帝与康熙帝一样勤于政事。后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雍正在位期间,“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承上启下,为乾隆的繁荣打下根基,非常劳苦的一位皇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评价“康乾盛世”中,三位皇帝所起的作用,我认为,雍正排第一,康熙排第二,乾隆排第三。不过如果从存在感来排位,则是乾隆排第一,康熙排第二,雍正排第三。那么,雍正对“康乾盛世”的创造,为什么贡献最大呢?
第一,雍正整顿吏治,避免了政府机构的溃烂。
古代王朝在盛世时期的动乱,一般都是先从政府机构溃烂开始的。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利益集团侵吞国家资源,贪官污吏盘剥穷苦百姓。比如唐朝的“安史之乱”,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康熙皇帝平定国内动乱,解决边关不稳,实现国家大统一以后,拉开了“康乾盛世”的序幕,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这时候,各种社会矛盾也大量堆积起来,政府机构迅速溃烂。不过,那时候,康熙已步入晚年,无心解决这些问题,也无力解决这些问题。
雍正上台以后,大刀阔斧整顿吏治,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及时调整了“康乾盛世”的方向,没有让清朝像唐朝天宝年间那样,爆发“安史之乱”。 第二,雍正严厉打击兄弟们,加强了中央集权,避免了国家动乱。
不管雍正上台后,打击他的亲兄弟们,后世怎么评价,但至少有一点,因此并没有造成国家的动乱,这是非常好的。如果他不打击,老八集团、老十四集团,包括废太子集团,都有可能作乱。历史上的“七国之乱”“八王之乱”“靖难之役”,这都是一些活生生的例子。所以雍正的这些做法,客观上确保了国家的稳定。
第三,雍正励精图治,勤政有为,突破了“康乾盛世”的瓶颈,让“康乾盛世”继续按正确的方向往前延伸。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因为社会矛盾积压,利益集团的存在,“康乾盛世”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而雍正一系列改革和对民生的发展,突破了这个瓶颈,最后在雍正末年及乾隆初年,“康乾盛世”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
(参考文献:\u003c清史稿\u003e)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雍正在位期间对内政民生有着诸多改革,例如在中央设置军机处和密折制度来加强皇权,在地方上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改土归流、打击贪腐的王公官吏和废除贱籍等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清朝经济和国力进一步增加,对外则通过对俄国谈判确定蒙古北部边疆,同时平定青海,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等加强对西藏的控制,并在康雍乾盛世的延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
清世宗宪皇帝朝服全身像
雍正在位时的举措
政治方面:
加强专制
军机处:雍正八年,成立军机处,当时主要为了紧急应对西北军情,协助办理皇帝处理对准噶尔用兵的各种军务。而军机处设有军机大臣,从大学士、尚书、侍郎以及皇亲国戚中担任。 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军机大臣在雍正时期,依然是并存的,并且双方职责各不尽相同,共同点皆需要处理军务。只是1792年乾隆当政时,废除了议政王大臣会议,乾隆以军机处为主要专一事权。例如雍正时期的首席军机大臣:怡亲王允祥、大学士鄂尔泰。
密折制:雍正还在中央进一步完善密折制度来监视臣民。
清除兄弟:雍正二年四月,明诏训饬康熙帝皇八子,令王公大臣察其善恶;削康熙帝皇十子爵永远拘禁之;十二月,康熙帝前废太子死。雍正三年二月,谕示康熙帝皇八子罪状;四年正月除宗籍,易名“阿其那”(满语骂人的话,意义众说纷纭,有“驮负罪过”、“驱赶犬只”、“冷冻的鱼”等众说),九月死。雍正三年二月,谕示康熙帝皇九子罪状,八月革爵;四年五月改名“塞思黑”(意为“颤抖”,也有人说是“刺伤人的野猪”),八月死。雍正三年二月,谕示康熙皇十子胤誐罪状。雍正二年七月,命同母弟、康熙帝皇十四子胤禵守陵;三年二月,谕示其罪状,十二月降爵;四年五月禁锢。雍正六年六月,康熙皇三子胤祉因罪降爵;八年二月复亲王爵,五月因康熙皇十三子之丧时“迟到早散,面无戚容”而削爵拘禁。
整顿吏治
康熙帝在位晚年,对下属过度宽纵,导致大清吏治腐败,官风松懈。雍正帝登基后第一项任务就是整顿吏治。一方面雍正帝告诫官员,在给总督的上谕中说:“今之居官者,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而曰‘名实兼收’,不知所谓名实者果何谓也”,登极一周年时又说到:“朕缵承丕基,时刻以吏治兵民为念”。另一方面完善监督体系,紧抓思想反腐,并注重官员、民众的思想道德教化,树立反腐典范。
上一篇:请问有没有人组队玩斗地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