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在家学习,家长们应该怎么做?
孩子,家长,老师孩子在家学习,家长们应该怎么做?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孩子在家学习,家长们应该怎么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现在,中国正处于抗疫情关键阶段。依据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和淮安区教体局文件精神,统一进行网上授课,停学不停课。我认为家长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提醒小孩做好课前准备。每一节课前拿出相应的书、本、文具用品。(2)、提醒小孩课堂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对老师讲的重点要记录,不懂要问。积极回答老师问题。(3)、提醒小孩按时完成老师布置作业并检查,及时提交作业。(4)、监督小孩不玩手机、电脑游戏,以防上瘾,影响学习。(5)、做好安全上报。以上是一些个人看法,或许不全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
1. 确定时间点——生活有计划
学生在家学习也需要确定每一件事的时间点,如起床时间点,家长按时起床给全家人做一顿营养早餐,一天的心情会明媚起来。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运动和娱乐等,都能有计划,是提升假期质量的重要措施。
2. 规划时间线——保持紧张度
在学校,考试是最能让人保持的良好状态,大部分人这时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灵活。因为考试有开始,有结束的节点,可以让人保持适当的紧张度。在家学习没有具体的时间线(deadline),孩子会因为各种理由拖拉、懒散而学习效率低下。家长可以根据年龄特点和学习要求的不同,规划每一件事的时间线,从而提高孩子家庭学习和做事的效率。
3. 公布时间表——全家总动员
在困难面前每个人都会找各种借口或者干脆任性屈服于惰性,要想克服惰性,就需要一定的环境,找到一群同伴。
家长和孩子一起制订家庭生活时间表后,可以将计划公布于众,如将时间表贴在客厅墙上,互相督促,让全家人都加入家庭健康生活计划。也可以利用网络打卡,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接受更多人的“监督”,以达到相互帮助,克服惰性的目的。
通过家庭计划表,平衡全家人的生活
1. 丰富的家庭学习内容
在家学习,学生不仅要进行知识学习,还需要进行身体锻炼,参与家庭劳动,同时,还要关注抗“疫”这一特殊时期的社会情况和时事动态。
孩子们在经历了网络开课初期不适应的手忙脚乱后,开始适应新的家庭生活安排,家长们除了重视孩子网络学习的状态,具体知识学科的学习外,更需要重视家庭健康生活,安排家庭劳动、运动、娱乐与休闲等。
2. 平等的家庭成长环境
目前大部分孩子在家庭中居于重要地位,以孩子为中心建构起来的家庭文化,孩子往往会得到更多的关注,获得更多的成长资源。但孩子也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思想;或因为家长期望过高,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家长要树立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员,而不是核心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孩子在平等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关注老人和其他家人的生活需要,同时,让家庭其他成员客观地看待孩子的家庭地位。
家长需要通过家庭计划照顾到所有人的需要,如鼓励老人锻炼、妈妈美容、爸爸健身、孩子学习等都能在家庭中得到体现与落实。只有全家人的需要得到尊重,一家人才能安心生活,孩子的学习才能得到更好地支持,家庭才能更有力量。
3. 和谐的家庭生活氛围
家庭,方寸之地。家长要把家庭成员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协调安排是不容易的。孩子要学习,老人要娱乐,父母要工作,这些家庭事务和家庭成员的需求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平衡的,需要彼此理解与协助。
家庭也可以通过相对正式的方式,如家庭会议,进行协商沟通,避免情绪化地互相伤害。家庭会议,可以一家人吃完饭后,放下手机,就某个话题进行交流和协商,可以根据家庭生活时段,形成家庭成员事务协调表。(见表一)
通过沟通协调形成大家各得其所的家庭计划,才能让孩子规律学习,全面成长,让家庭成员的生活和工作都能得到尊重,彼此满意。
学会恰当提醒,提升家长引领能力
1. 协商提醒方式
孩子的成长需要帮助,特别是心智还不成熟的低年段的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他们虽然能够懂得很多道理,但是由于自控能力较弱,他们常常“知道,却做不到”,因此恰当提醒就成为帮助孩子最重要的方式。
帮助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和孩子一起商量,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问题,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孩子就会从被教育者,转变为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伙伴。
如,低年级的孩子正确坐姿常常不能持久,需要家人的提醒,如果家长不断指责与批评,会造成孩子的反感。如果和孩子商量,根据他们提出的方法提醒他们,情形就会大为改观。
如何提醒起床,如何提醒停止玩游戏,如何提醒上课等,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可以运用商量的法则,张扬孩子的主体性,让孩子成为自己成长的主人,提升他们的自控力。
2. 规划提醒时间
为什么孩子对家长的提醒常常不能做到“令行禁止”?家庭不同于学校,学校为了提醒师生即将上课,会提前几分钟响起预备铃,目的是让他们尽快结束手头的事情,调整状态进入下一节课。
在家提醒孩子也大体如此,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更容易沉浸在正在做的事情中,不能灵活地进行活动的切换。在家学习,如果家长指望喊叫和训斥,孩子就能放下手中的积木开始学习,这样的期望比较理想。
为了达到好的提醒效果,建议家长们能够提前一点提醒孩子,让他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心理准备,如还有十分钟,我们就要上课了,你需要在五分钟内整理好玩具,去趟厕所,然后坐下来等老师上课。
3. 把握提醒节奏
孩子达到自律状态需要过程,他律是孩子形成自律的前提,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提醒指导,孩子们会逐步形成自律的意识和能力。他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家长在提醒孩子时需要适当调整节奏,给孩子自我提醒的机会。
如果父母总是不停地提醒,孩子就有可能形成依赖的习惯,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提醒意识,可以和孩子有言在先,做一次亲子认可的约定,就是给孩子交代了自我提醒的任务,父母通过暂停提醒,把成长的任务交给孩子,让孩子尝试着为自己做主。一旦孩子能够做到自我提醒,家长应当适时鼓励孩子。
上一篇:在第五人格你玩的是怀古,cp是思明(男)这个时候佛系拜访红玫瑰杰克(女)来抱你cp,你会开枪吗?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