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有意义吗?
孟子,地利,民心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有意义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有意义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有意义。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一,这句话的出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在初中的课本里有这篇文章,阐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这句话的意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意思就是指站在正义,仁义的立场上就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反而做的事违背道义,仁义,那么就会被孤立。“德不孤,必有邻”也是这个道理。
三,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我觉得就是告诉人们做人做事要公平正义真正为人民服务,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反之做有损人民的事或者不道德的事,人民就会遭到人民的唾弃。
这是我的看法,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具有深度哲理性和現实指导意义。它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一个精典论断。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语岀《孟子.公孙丑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上面这段话,明显是言及战争的策略方法,即得人心者得天下。
为何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既然是孟子所言,想必有他的道理存在。孟子提倡“仁政”,反对战争,但他为了迎合君王利益,又对如何决胜战争作了透彻的分析。
孟子认为,要想战事有稳操胜券的把握,必须充分利用到一切条件,包括:天时地利人和。他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进而明确在于“人和”。事实中,战争时的确是这么回事,有时候,对方武器再先进,也比不上另一个对方的人心团结,小米加步枪照样能打赢你飞机大炮。
至此,孟子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为何有意义呢?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关于在于“道”,何为“道”?道即正义。凡是符合正义的做法,人们都支持,相反,违背了道义的事,很少有人来搭理你。
在古代时,这样的经典案例很多。诸如:隋朝末期隋炀帝杨广就因失去了民心,各地农民集结起义,其中一支瓦岗军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发展气势恢宏。再后来,因为瓦岗军首领自傲失德,导致多数精英豪杰纷纷离开去投奔了得民心的李渊,进而成就了唐僧的典盛。
历史是一面镜子,知兴衰,方能稳行致远。今天的人们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地革新创造,从而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不言而喻,这里面就注释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真实意义,加强团队合作,秉承“仁心怀德、道合天下”的理念,打造岀一流的员工团队和先进企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有意义吗。当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这是伟大的真理。毛主席就是得道多助的伟大,正因为毛主席掌握了真理,就得到广大军民的拥护,使毛主席带领全国军民打败了一切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了。实践证明,得人心者得天下,这难道不是伟大的真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意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意思是要正能量满满,鼓励大家弘扬正气,与恶势力斗争到底!想当初,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诸候之间相互离间,民众处于一种民不聊生的状态,各种分裂各种抵触和排斥,人心思齐,秦始皇凭借强大的国力和民众对天下统一的渴望,统一了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依靠的也是民众的力量,得道者,民众即多助!国民党则不同,置民众的利益和生死于不顾,失道寡助!最终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战胜,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建立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的,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和”的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有人说爱情只需两情相悦,婚姻需要柴米油盐,这是本质区别,有道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