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品茶的上乘境界是心静若水,才不辜负茶的灵性”,你觉得对吗?为什么?
心静,境界,的是有人说“品茶的上乘境界是心静若水,才不辜负茶的灵性”,你觉得对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谢邀。茶文化渊源流长,言之不尽,至于茶艺流程,恕此不多叙。单品茶却是一种心境与禅义,如粗心喝茶、饮茶与细心品茶亦有所不同,正所谓细心品茶者,尤如品出平凡的人生,平常的生活,品出情趣,品出茶艺,品出滋味来,品出生活的酸甜苦辣,亦甘之如饴的欣赏与淡然处之。一杯茶,淡淡的茶香、茶苦、茶涩、茶意,润口润喉,到腑到心,平平常常,茶心禅心,茶意合一,禅茶一味,无禅无茶,方名心静如水尔。供考之,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原创木煜子,我有诗一首,其中有描写“心静”与“品茗”意境的诗句,一切感悟皆有心生,心静可以浮生无限遐想,品茶可以增添各种滋味,意境亦在于此!
《丹洲赋》•木煜子
浮立融江一扁舟,柚苑绕城满洲头;
群山倒立锦绣影,半隐半现虞穹游;
古琴悦动心沉静,席地品茗意悠悠;
吾随道缘入此地,一壶糯酒堕丹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品茶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己内心的平和,嗯,从新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啊,当然这么说有点儿太哲学化了,嗯,并不是说要让自己心静下来才去品茶,嗯,而是品尝的目的是让自己的心获得解放,所以所谓的品茶最高境界到底是怎么样的,我觉得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哦嗯这样总之这种平和的幸福也好,或者是其他的感受也好,总之是一种很好的感受才是对的。而且不同时代的这个品茶的境界应该也有所变化,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可能从快节奏的生活当中超脱出来,从新认识自己,从新人了解这个世界才是更好的一种心态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喝茶本身算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大可不必附庸风雅,也不必自我标榜过着悠闲的慢生活。有的人就是因为爱喝茶,有的人希望于以茶载道,还有的人把喝茶当做待客之道!这都没有错!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而已。
说到底,琴棋书画是茶,财米油盐是茶,偷的半日闲是茶,一玻璃杯茶水止渴也是茶!也许我境界不够高,也没想那么多,想喝就喝,至于如何喝茶?想如何喝便如何喝,至于品茶的上乘境界,是否心静若水,是否负了那片灵性,不敢想,也不多想,反正做不到六根清净,索性懂不懂茶,也不重要了,[灵光一闪]也不必懂!一杯清茶香,温暖好时光,不过分奢求,无半点浪费,于人生,于茶,都不算辜负!
个人观点,欢迎指正!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很赞同有人说的“品茶的上乘境界是心静若水,才不辜负茶的灵性”这句话。
因为品茶时,品茶人的心态极为重要,如果当时无法做到心静如水,那不如直接豪饮白开水来的更带劲些。
晋代杜育《荈赋》中有“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的名句。茶性,淡然如水,只有在心如止水之时,静静沉淀的淡泊,品茗才有清韵。
因此,茗茶,本就是一种生活态度,能够品着自己喜爱的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人生淡定莫过如此,想来就特别欣慰。
我们所追求品茶的最高境界就是它的茶韵,好的茶自然会显韵,茶韵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品鉴茶,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品字,品味得的是气韵,品色得的是风韵,品器的是雅韵。而这一切,没有如水的心境怎么去品茶?
道家把人的一生艰辛经历过程浓缩于一壶茶水中,告诉我们:人生如茶。
品茶人都知道:头道水、二道茶、三道茶水最精华、四道清甜韵味暇。第一道茶,很苦,就像我们的初生,哭着来到人世间。在年少不知愁滋味的懵懵懂懂中就开始了一生的航程。
第二道茶,就像我们的人生青壮年时期,二道茶水含茶碱和茶多酚最多,同时还并夹有或多或少的其它杂味,所以喝起来有带有较浓的青涩苦味,所以这二道茶水的青涩苦味,不正是我们人生青壮时的打拼艰辛期吗?
没有了第一道茶的苦,却多了些许甘烈,就像这个时期我们经历的一段难忘的初恋,因为爱,因此也点燃了我们整个火热的青春,伴随着我们的青年、壮年,是我们人生中最美,也是最长的一段经历。
第三道茶,才是真正的茶叶好坏的韵味体现,这道茶汤最醇,最甘甜,也是最有韵味的,所以用这道茶来形容人生中年后的成果收获期是最恰当不过的。
第四道茶,茶水清淡韵暇,会让人回味留恋前一道茶的神韵清爽,而此时这道茶,也泡得没有多少滋味了,渐渐清淡如水……就像我们的人生渐渐步入老年时期的生活清淡如水。
有人说,千秋大业一壶茶;也有人说:“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饮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也需放得下。”
朋友,你说品茶的境界,与我们人生的况味,是何等的相似。
上一篇:为什么现在有的孩子喜欢趴在桌子上而不是端起碗来吃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