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雍正继位合情合理吗?
雍正,康熙,阿哥雍正继位合情合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们先看看,认为雍正不是正常继位的学者的说法。这派学者认为,雍正在康熙病逝前后,精心策划了篡取皇位的阴谋 。步军统领隆科多是雍正的心腹,当时他负责畅春园的保卫工作。在康熙病危昏迷的时候。雍正在隆科多的帮助下,伪造康熙遗诏,变相软禁皇子们,编造七位皇子和隆科多一起听到康熙口传遗诏的重要情节,乘机篡取皇位。
这派学者认为,证明雍正合法继位的关键问题,是康熙皇帝临终前,是不是曾经诏见了七位皇子和隆科多,并且康熙给他们口授了传位遗旨。这派学者通过对相关档案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认为这个情节是雍正自己编造的。
康熙的孙子弘旺所编《皇清通志纲要》和康雍时期肖奭的《永宪录》,是记载有康熙帝去世逝情况的两本私人著作,在这两本书中,都没有记载康熙皇帝临终前,召见七位皇子和下达传位遗旨这件事。
康熙皇帝临终前,诏见了七位皇子和隆科多,并听到康熙的传位遗旨这个情节,是雍正自己编造的。因此,康熙的遗诏也不是真的。按照雍正自己的说法,康熙是在驾崩当日“仓促之间一言而定大计”的,这句话就说明康熙没有留下文字遗诏。从这两方面来看,现在保存的这份遗诏中,关于传位给雍正的内容不可能是康熙的遗愿,更不是康熙亲手所写,而是雍正与亲信们伪造的。
雍正及其支持者们编造了康熙传位的情节又伪造了康熙遗诏,所以雍正坐上皇帝宝座之后,严厉惩处了包括允禵在内的一批自己的兄弟和前朝的宠臣,不是整死,就是打入大牢。收拾年羹尧和隆科多这样的宠臣,是为了堵他们的嘴,打击他的兄弟,是为了清算跟他争皇位的竞争者。十四子允禵是与雍正竞争皇位最主要的对手,雍正继位后,在回北京的途中,雍正将十四子允禵变相软禁了,并一直囚禁了十几年。
这派学者认为,康熙晚年最喜欢的是十四子允禵,是有意把皇位传给他的,让他去西北打仗是为让他建功立业,树立威信。皇十四子允禵到前线两年就指挥部队进入了西藏,立了大功,为此清政府还绘有允禵进入西藏的画,来纪念这件事。
康熙想让这个十四子,实际上也是雍正的亲弟弟,让他首先打西藏,进军西藏。为什么他那么做呢,实际上是想让他儿子将来做皇帝,因为北京的儿子很多,争得厉害,在外面立了大功,那回来就不得了了。康熙六十年,皇十四子允禵回来了一趟,按道理应该给他立位,康熙觉得还不够,他想,过一年,到康熙六十一年再立吧。让他去打准噶尔,如果他把准噶尔打败了,那不得了,康熙计划着想往这样的方向发展。
康熙不但特意安排十四子允禵去西北打仗,让他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同时康熙对十四子允禵,在担任抚远大将军期间,是非常关心的。
皇十四子允禵在担任抚远大将军期间,康熙皇帝在给他的朱谕、朱批中说了很多意味深长,寄予厚望的话,比如有一次康熙在朱批中写道:“人心最为重要,你要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类似这样的话语,在这些满文朱批奏折中是非常多的,可以说是随处出可见。
关于年龄问题,他们认为也有疑问,在竞争皇位的皇子们当中,皇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在年龄上处于劣势。
根据《庭训格言》中的记载,康熙帝有一次在和皇太后的谈话中表示,在他看来皇三子允祉和皇四子胤禛都已经年过四十,快要进入老年了。康熙帝不大可能,选一位在他看来年龄已经过大的皇子来接班。
至于因为康熙非常喜欢皇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的儿子弘历,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所以增加给传位于皇四子胤禛的砝码,是比较牵强的,而且是片面的。
事实上根据满文档案等材料的记载看康熙帝对皇孙们都是非常喜爱的,特别是对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和允禵的儿子更加喜爱,这些皇孙中有不少人从小被康熙帝带在身边,得到康熙帝的言传身教。
根据以上种种怀疑,这部分学者还进一步推论:正因为雍正篡权皇位心里有鬼,在阴间都怕受到父亲和祖先责骂。所以才没有遵循“子随父葬”的习俗,安葬在清东陵来陪伴父亲和祖父,却把自己的陵墓选在相隔数百里外的清西陵。
近代史学界,关于雍正是非正常继位的观点,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历史学家孟森在他的代表作《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一文,他认为康熙本拟传位给皇十四子允禵,是雍正伪造遗诏,夺得皇位。这也是雍正继位问题,由民间传说成为学术研究课题的重要标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雍正帝继位的合理性,史学家们讨论了很多年,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雍正帝是在康熙帝临终时急忙传位于他并拟了诏书的,另一种则认为雍正帝是篡位成功的,而我个人认为雍正帝继位是合情合理的。理由如下:
一.皇太子胤礽让康熙帝很伤心!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皇后赫舍里因生二阿哥胤礽时难产去逝,康熙帝万分悲痛决定亲自抚胤礽。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二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立胤礽为储君。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一月,胤礽得了天花,康熙帝亲自守在身边照看。康熙十八年(1679年),康熙帝命人修缮明奉慈殿让胤礽居住,改名为“毓庆宫”。康熙二十二年(1686年)二月,康熙帝命人修缮文华殿让胤礽在这里读书。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十月三十日,朝鲜国王的使者上奏表时没有避讳皇太子胤礽的名讳被康熙帝教训了一顿。
通过以上部分事件,足以说明康熙帝对胤礽非常溺爱,不仅在财物上尽量满足他,还在行为上尽量容忍他,即使他有些僭越的举动康熙帝也假装不知道。康熙帝对胤礽简直是太好了,这是历朝历代都非常罕见的!
我们再看看这位皇太子胤礽又是怎样报答他老爹康熙帝的呢?
也许是缺少母爱,也许是被康熙帝给宠坏了,也许是看不到继位的希望,胤礽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骄纵、蛮横、狂妄、不仁的性情,这是忙于朝政的康熙帝万万没想到的。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康熙帝在亲征噶尔丹的途中病倒,胤礽到行宫看望时丝毫没有半点担忧的样子!康熙帝很伤心。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胤礽的铁杆支持者军机大臣索额图在囚禁中死去,胤礽常常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康熙帝很伤心。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在康熙帝出巡塞外的路上,大阿哥胤褆和其他几位阿哥向康熙帝举报胤礽的种种恶行,说胤礽经常随意打骂王公大臣、诸阿哥及其下属和普通百姓,还经常索要财物、挪用公款、截留贡品、放纵下属敲诈勒索,更重要的是淫乱后宫、结党营私、图谋不轨!仅管康熙帝半信半疑但仍然很伤心。
上一篇:对抗此次疫情,响应号召,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你们都在家做什么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