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30岁的单身女,年收入在10万左右,应该怎样配置保险呢?
保费,意外险,社保30岁的单身女,年收入在10万左右,应该怎样配置保险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个配置保险,需要看个人想法,毕竟这个关系到自己资金问题,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 不能对女孩子耍流氓
妈妈从小教育我,对待女孩子 要责任心 不然就是耍流氓。
都说保险行业水很深,作为一位外行。很多知识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为了回答你这个问题,我专门在得到购买一套课程
《给忙碌着的终个人保险课》主理人 李璞 太平人寿公司的前高管 服务过上千位 净资产过亿的重要客户。
在配置保险之前,我建议的步骤是,先确定需求,再确定预算,然后才确定产品,确定好产品之后,再根据产品类型和前面的需求预算来确定保额和期限。
二 如何配置保险
1 确定需求
你要认真分析自己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和自己想要达成的生活目标,再决定买什么产品,买多大保额。
因为没有谁比你更了解自己,买保险产品是为了搭建我们自己的防守体系,你要时刻根据这个目标来作选择。
在挑选产品的时候,你应该先把所有要素都列出来,然后按照正确的步骤来决策。
所以,在买保险之前,不妨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你要优先配置的保险类型。
我也准备了一个选择优先级的口诀,供你参考:先保障后理财,先人身后财产,先大人后小孩,先主力后其他。
2 合理的预算
接下来就要来确定预算了。很多人在选择产品时,会先确定产品再做预算,这是不对的,应该让预算决定产品。
为什么呢?你购买保险的目的是保障未来的生活质量不被风险影响,但这不意味就要拖累现在的生活质量,所以,只有确定合理的预算,保费才不会成为一种负担。
但如果预算太少的话,可能就没法完全覆盖掉风险缺口。怎么把握这个度呢?你应该根据家庭收入来计算配比。
一般来说,家庭保险费用总预算应该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20%,这样既不影响家庭正常开支,又能获得必要保障。当然,根据年龄和收入的不同,你也可以适当调整。
比如30岁以下的年轻人,或者年收入还不到10万的人群,那保费预算就不要超过10%。但如果你已经到了45~55岁,人到中年,是责任最大的时候,或者你年收入在30万~100万,经济状况相对较好,预算也可以高于20%。
这是总预算,不同类型的保险也应该分配比例。我的建议是,保障型保险,保费不要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5%,投资理财型、转移型保险不要超过年收入的20%。给不同家庭成员的保费比例也要有所侧重,可以适当把家庭经济支柱的预算调高一点。
3 李璞的保险清单
第一份保险
其实,我的第一份保单,并不是买给自己的,而是买给我岳父母的。
2005年,我刚刚完成人生中最重要的“面试”——我和当时的女朋友,就是现在的老婆,去拜见了她的父母。当然,最后成功地通过了这场特殊的“面试”。
为了感谢两位长辈的信任,那我也得表表决心,于是,我决定给他们上一份重大疾病保险。
为什么要通过买保险来表决心呢?因为如果我和我爱人组建家庭,那她的家人也是我的家人,我也要对他们负责,而保险是一份长期资产,每年都要交一定的保费,要连续交20年,我想借此来表示,我会一直承担这份责任。我相信这个决定比说任何口头承诺都有分量。
而且,我的岳父是一位民间艺术家,一辈子都在玩音乐,当时五十多岁了居然还没上过一天社保,我需要提前帮他考虑未来可能的风险。
所以我和女朋友商量,给岳父母买了一份重疾险。当时,为了方便后续的服务,我们直接选择了当地的中国人寿,每年保费五千多,相当于我当时的一个月工资。
如果十四年前有得到App,我能听到今天这门课,我就会知道当时保费保额设计得是多么不合理。但总的来说,我还是很庆幸当时做了这个决定。
为什么庆幸呢?因为照顾父母的老年生活,这件事虽然不急迫,但迟早都会落在我和我爱人的肩膀上,我相信在23岁就开始担当起来,会比40岁的时候再行动要轻松得多。
而现实情况就是,在我给岳父投保的11年后,他查出患了肺癌,经过手术治疗后,现在已经没有复发的迹象。在出院后一个月内,保险公司就完成了理赔,理赔款支付了自费药和后续靶向药的治疗费用。
更重要的是,这份保险不仅仅是弥补了我们的经济损失,还减轻了我岳父的心理负担。
要知道,咱们国家老人的心态,一般都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病拖累了孩子,所以很多老人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消极情绪,但我岳父因为有保险的保障,就少了很多顾虑。现在,我岳父依然可以每天拉一小时的二胡,下几个小时的象棋。
这就是我买的第一份保单,也是发生了理赔的一份保单。
家庭基础保障
紧接着,我就跟我爱人成立了家庭,工作也相对稳定。考虑到家庭存在的风险和经济条件,我在选择保险产品时有三个标准:重保障、高杠杆和消费型。
当时我的生活和事业刚刚起步,未来子女教育、个人养老问题都还比较远,再加上公司也给上了社保,那个时候最紧迫的就是我和爱人的生存安全问题。所以在确定投保范围时,我会重点考虑社保不能覆盖的风险,比如重大疾病、意外等等。
所以,当时我给自己和爱人买了很多重疾险和意外险,互为投保人和受益人,这样一旦我出现什么风险,还能保证她的生活能够继续。
确定投保范围之后呢,我就要选择具体的产品了,我会优先选择高杠杆和消费型的产品。
其实,保险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杠杆作用,用较低的资金成本创建一笔风险管理基金,把钱的使用效率发挥到极致。但当时我们的经济收入有限,就想用小钱撬动较大的保障,所以就会选择一些高杠杆的产品,比如,我给自己和爱人都买了普通医疗险和意外险,这两种保险产品都属于保费低、保额高,而且越年轻,保费就越低。
第三个标准,为什么是消费型的呢?
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也提到,消费型和储蓄型保险产品,它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返还保费。消费型产品,它的保费更便宜保额也更高些,唯一的缺陷是如果风险没有发生这笔保费就花掉了,也不能拿回来。
因为我当时投保资金有限,所以我们当时买的产品几乎都是消费型的,既能保障我们的风险损失,支出的保费又在我们可以承担的范围内。
所以,这个阶段我们主要投保了下面这些保险产品:
2005年开始,我们投保了一个保险组合,它包括意外保险、意外医疗保险和重疾险,我们把它作为社保的补充,一年保费只需要1717元;
上一篇:男生喜欢一个男生有错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