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习时,适合听歌吗?
听歌,音乐,的人学习时,适合听歌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时,应该集中注意力,不适合听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这样是分人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拿我个人来说,从初中起就开始听歌学习,在学校肯定是不可能的,在家的话分情况: 如果是学习理科,解题主要用到左脑的逻辑部分,音乐主要是右脑部分,两者基本不会干涉。这时候听歌学习,给我的好处有两点。
第一点是隔绝噪音,帮助集中精力。刚开始肯定不行,歌曲本身就会引发各种情绪,反而更不安慰,不过习惯之后,就变成了背景音乐。
第二点是提高持久性学习的节奏会跟着音乐,音乐让学习有了一种持续感,只要音乐不停,学习就能持续下去。这个对于爱胡思乱想的我来说,是个绝佳的方式。为此还专门卖了自动翻面儿的walkman。 学习文科,使用记忆、感性认知的时候,大量的用到了右脑,基本就不听歌了。像文学著作本身就带来了连续性,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不像理科一个个独立问题。并且看小说看文章,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音乐反而会打断这个过程。至于写作文啊,日记啊,博客这些,就更不会听音乐了。
大脑是人体最神奇的器官,我是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如果你也喜欢挺音乐学习,我可以分享一些经验:
音乐比歌曲好用,轻音乐更好用,比如钢琴曲、大提琴、小提琴曲,因人而异。
古典音乐节奏多变,蕴含情感丰富,不一定适合。
尽量选固定的音乐,尽快习惯固定的音乐。毕竟这不是为了追新歌、长见识。
音乐风格尽量一致。 尝试白噪音。不一定是纯正的白噪音。比如我喜欢下雨,雨声就是很不错的白噪音,有个专门播放下雨声的网站: http://www.rainymood.com/
如果所处环境足够安静,不如不听音乐。
推荐一些歌曲:1,忧伤还是快乐 2,爱的罗曼史(蓝色生死恋) 3, 祈祷(蓝色生死恋) 还有蓝色生死恋第一部主题曲(钢琴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适合,可以释放压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主要有肢体学习、听觉学习、视觉学习。
肢体学习,如骑车、开车、或者一门技能等,这种学习耗时比较短,效率高,遗忘时间长。容易形成肌肉记忆和终记忆。但是我们在进行肢体学习时,精力是十分集中的。
视觉学习比如PPT把字、表、图、音、影很好地结合时,它才能发挥或者放大其内容,看PPT的人也能够更加轻松地了解其中的内容,并受其感所以学习要想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我们的平常我们平常的学习多数属于是视觉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一般人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并且难以保持长时间的精力集中。
有些人喜欢在学习的时候听音乐,认为这样可以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并且这样的说法由来已久,流传甚广。
但把音乐用对的人比例就难以言表了。一种好的方法被很多人用错了。
这里小说一下人类的脑电波,脑科学早就表明人在不同状态下,大脑会发生不同频率的脑电波,经过测量,将人在深入学习状态下的脑电波命名为α波,频率在8—13Hz,它可以减少紧张、压力和焦虑,也可以提高免疫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高人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当大脑从外界接受频率相当于α波的音乐时,能够有效帮助大脑进去自发产生α波的状态,即学习状态。
巴洛克风格的音乐因为其频率与α波接近,所以是该类型学习背景音乐的首选。另外《超级学习音乐》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对学习效率的提高非常有效果,题主可以尝试。
我本人的经验是:这种音乐有效果,其他类型的古典音乐,巴赫、贝多芬、门德尔松、古尔德的音乐都对集中注意力很多帮助。
节奏快频率高的音乐极不适合在学习时听,有歌词的歌不适合学习,节奏过慢频率过低的音乐容易让人沉沉欲睡。
最后向题主推荐两本书:《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深度工作》,对提高学习效率,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很有好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适合,一心不能二用,印像不深到头来稀里糊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感觉 当外界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为了防止自己走神可以听歌,当然歌不能是自己喜欢听的,如果周围很安静,那没必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