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科学栽培构菌?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菌丝,孢子,温度如何科学栽培构菌?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引种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菌伞上的孢子来引种,另一种是采用纯菌种。
1、孢子引种法
在引种之前,选择菌伞开展达80%左右的菌体约十枚,放在擂钵中捣成稀浆,然后用水一升稀释。这一浆液中包涵着低量数的孢子和碎断的菌丝,这时就可以用来引种。引种前先把浸过水的木段四周用接种斧打出许多45度的斜孔,同时孢子浆液随着斧尖注入各小孔中。注意孢子浆液注入小孔后勿使它流失,同时注意木段安置的方位,勿便强烈的太阳晒它。
有时可以从菌体上收集构菌的体孢子粉,在引种前将孢子粉和适量的水做成引种液。构菌的纯孢子粉可以作相当长期的贮藏,并且便于迎送到其他地点作为栽培之用。
2、纯菌种引种法
用纯菌种引种的方法与上述的孢子引种法大同小异。在木段上先钻成较大的孔弄到木质部,然后将纯菌种塞入孔内,用手塞紧,若太干燥时,可以注入些清水。若不用钻孔的方法,可用利斧在木段上斜砍至木质部,然后将纯菌种塞入斜砍的伤口中,同时也要注意温度。一般而言,用纯菌种引种的发育得较快。
木段的安置和管理
引种后的木段需要很高的黑度,同时也需要20℃左右的气温使它的菌丝能迅速发展。为了配合这一条件,在四川成都栽菌时会掘了一个三尺深的土窖,把接种后的木段横排在土窖的底面。同时在土窖上覆以稻草编袭的顶盖,这样措施给予了引种后的木段良好的发育条件,第一保持了很高的温度,第二避免了寒热的剧变,因此获得很好的结果。
日本栽培构菌时往往将木段的半面埋在土中也是保持木段高黑度的方法之一。这些方法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去处理。引种后数天,必须检查木段上引种的孔口处有狐白色的菌称,假如已经有白色的菌丝出现,就证明内部的菌丝已经开始在蔓延了。栽培构菌最怕高温,高温能使木段上其他的菌类迅速繁殖,抑制了构菌的发育,高温也能抑制子实体的形成,因此在管理上,除了给予高湿度外,还要注意遮断直射的日光等。
采摘
当构菌出生的时候,都是丛生的。菌伞的直径通常在2-3cm.左右。采摘时要选择完至开展的。菌柄部分很坚韧,不适合食用,因此在采摘时可单摘取菌盖或带取菌柄的上半部。摘下后投入预先准备的清水桶中,这样可以使菌盖上携带的沙泥沉入水中。在构菌生产期间,可以每天检查木段不断地采收。
锯木屑栽培
在大都市附近,往往不易获得大量廉价的木段,因此有改用锯木屑的必要。根据过去在成都的试验,差不多所有采用的木屑种类都能栽培构菌之用。过去国外会用米糠加锯木屑作过栽培试验,结果良好,而采用锯木屑和磨碎的大麦也获得丰富的收获。方法是将锯木骨三份(重量)和碎大麦一份,加水混和,用手试验它的湿度,以紧握混合物时有微微的水渍渗出为最好。栽培时可分两种方法,一种是瓶栽,另一种是盆栽。现在分述如后。
瓶栽选取一磅装的半奶瓶(广口的),将配袭好的锯木屑混合物装人,以逮到瓶口下一寸处为度,瓶口处塞以棉花,然后把装好的瓶放入蒸汽消毒炉中消毒,消毒的汽压是20磅,时间的经过是半小时,取出后听其冷却。在尚有微温时就可以下种,一般是用纯菌种来下种的。下种后仍塞上棉栓,放在20℃的温箱或温室中。
当白色的菌丝已经向下蔓延达金瓶的1/3时,就可以移去棉栓,将瓶移至温度在10至18℃的土窖中去,土窖上覆以稻草,天天在稻草上浇水以保持土窖中的高湿度和低温度。在这样的措施下,自引种至出菌的经过是一个月。出菌后不断的收割,就能不断的生产。
总结:想要提高栽培的整体产量,栽培的方法很重要,根据构菌栽培的要求来决定选择何种方法来进行栽培。只有科学掌握构菌的栽培方法,熟悉构菌生长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才能有助于提高构菌的产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
人工菌种类太多,不同的人工菌有不同的栽培方法,光、温、水、气、营养、ph是人工菌栽培的几大要素,有些果树的全身都可以种人工菌,且不同人工菌对木质、纤维素需求不一,且一些果树由于自身有特殊气味,不利于人工菌菌丝生长。有些又能够栽培如桃李梅等适应多种人工菌栽培。
上一篇:小型口罩加工厂需要多少资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