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怎么看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课堂?
中医,中医药,文化你怎么看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课堂?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医进课堂,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作为中医爱好者,我是十分赞成的。
中医进课堂,起码有一下三个益处:
一、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不可否认,西医治病救人,功德无量。但中医也不遑多让。这次新冠疫情,中医中药的作用有目共睹。我们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二、打开另一扇窗,拓展学生眼界。在一般人眼中,中医一直是很神秘的存在,尤其是其中的望诊脉诊,更是让人觉得高深莫测。如果增设中医课堂,不仅能为日后中医香火延续积累力量,更能让学生走进另一个有趣的、神奇的世界。
三、可以培养正确的作息习惯,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
中医进课堂,老师一定会教导学生如何利用中医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健康。比如,根据经络运行的时间,告诫孩子们一定要早点休息,否则五脏六腑的负担就会过重;夏天不要贪图冷饮,否则肠胃就会受到很大刺激,对健康不利等等。
当然,有人担心,既然中医进课堂,那么就必然需要专业的老师来任教,否则万一出现教学错误,岂不是会酿成大错?毕竟中医是要治病救人的啊!
这个担心不可谓不忧国忧民,但其实没必要。因为小学的中医教材必定十分基础,无非初步了解一下中医治病救人的故事,或者一些常用的药材,比如生姜啦大蒜啦或者桂皮八角之类,这些东西说直白点,谁家厨房不备一些?但凡老师备一下课,用点儿心,都不会出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课堂就又真有点过了,是违背教育基本规律的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的外行做法。
真要提倡进基础教育中小学课堂的应该是刘道玉老校长呐喊的启蒙教育——病毒预防与应对基本方法。
中医药文化提倡社会共同学习传承,作为大学选修课,这才是正道。
对中医国学的全民重归重视应该:一、提高全民人性道德回归,特别是急功近利、急于求钱求利求成、尊师重道、医患关系等等;二、中草药的安全;三、中医大德的抢救性保护,回归真正德才兼备有本土大众口碑的赤脚医生、行医、老中医;四:中医名方名典名术的抢救性保护;五、中医传承;六、中医重视的可持续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怕是浅尝辄止,但有氛围就好!让大家一起来支持中医复兴!其实中医人才,教师,奇缺是个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医药文化进入中小学课堂,我非常赞成。中国国粹很多,最出名的就是书法、国画、中医、戏剧等。书法、国画不说了,现在的小学生从一年级起已有了书画课,最近两年“戏剧进校园”也在全国中小学轰轰烈烈地召开着,唯独中医药文化还在静待花开。有些人认为中医太深奥,开展这门课学生们恐怕听不懂,这是理解上的误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不是给学生们讲中医药物的组成成分,而是引导学生中医药文化就是文化的熏陶,是中医保健理念的熏陶。比如校园里的紫丁香,不是让学生背会它属于哪个科哪个目,而是告诉学生紫丁香是花,也是诗歌,花的成长就是人的成长,要顺应自然生长规律,从而使孩子身体,心理成长发育更健康;中医药课堂会针对中小学生的成长讲如何合理膳食,才能使自己更加茁壮成长;还有如何利用身体的穴位自己按摩预防近视等等,所以中医药文化进入中小学课堂势在必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孩子一生的健康有好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医中药是优秀的中华文化,就象孝道,诚信……一样,应该继承和弘扬,做为常识进入课堂,有利于增强体质,减少疾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的无价之宝,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从小了解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