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怎么看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课堂?
中医,中医药,文化你怎么看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课堂?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怎么看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课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常好!!!
有用的东西即使学的再少也是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常支持。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应付不断进化的疾病有很重要的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医文化进小学课堂,很好,也很有必要!中医来源于生活,中药就在我们身边,特别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和泥土打交道,农村的种植,有很多就是人们身边的中药,艾草,薄荷,藿香,板蓝根,三七,枸杞,大枣等,是食材,也是中药。有个头疼脑热,消化不良,老人们就会用身边的这些食材当药用,给家人调理,往往药到病除,不用每次都往大医院跑。中医也是一门有趣的文化,里面的门道,既高深又有趣,只要有兴趣,入门也不难!小学生早早接触,先学习些基本知识,以后不管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大有好处的!非常拥护这一决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家提倡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是非常正确的,中华五千年文明,传统文化灿若繁星,书法、绘画、音乐及中医学等等,都应继承发扬光大的,中医学进校园十分必要,让孩子了解掌握中医药知识,对弘扬文化,强身健体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课堂,是很好的一件事!为何?理由有三:
一是,中医药文化,是打开传统文化大门的钥匙。通过中医药文化,可以认识万物之性,可以了解太极、阴阳、五行等传统文化理念;可以学习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可以树立顺应自然的养生观念;可以学习修身、齐家、治国的基本理念。学习了中医药文化,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开端!
二是,中医药文化,可以建立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
三是,可以用来修养自己。建立良好的保健理念和作息习惯。比如《黄帝内经》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等。春三月,早睡早起;冬三月,早睡晚起,必待日光。等等。
当然,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小学生一下子学不了那么多,但是,中医药文化进课堂,是一种接纳的态度,是一种弘扬传统文化的举措,必将把这件事推向深入。
小学课本第一册第一课就是:天地人。让人确立天人合一观。为培养独立于天地之间的仁人君子打下基础,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医药文化進中小学课堂,应考虑文化冲突。
首先中医的核心理论是阴阳五行,万事万物都由金木水火土转化而成。中学开了化学课,讲世界是由1O5种元素构成的。两者岂不矛盾。
1905年,清朝正式废除科举,易经正式被抛弃。今天又请進课堂,是倒退还是前進?
中药是长期实践的产物,治疗有些疾病可能有效,但疗效副作用毒性等,都没有科学鉴定。写進教材,学生自已抓药,毒死人,谁的责任?
我认为中国人也是世界人,世界主要国家没有中医,人家活得照样活蹦乱跳。日本韩国的新冠疫情,也没听说用中医中药。
中医進课堂,家长会同意吗?学生赞同吗?国家批准吗?
这些提法,总觉得有股张勋思潮暗中湧动,好像有要男人留辫子的感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必须的,早就该这样做了,也应当把我们中华国粹写入教科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