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们会把孩子逼成优秀的人吗?还是尊重他的爱好?
孩子,自己的,优秀你们会把孩子逼成优秀的人吗?还是尊重他的爱好?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们会把孩子逼成优秀的人吗?还是尊重他的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逼孩子,不如逼你自己,俗话讲,言教不如身教!孩子从小的行为,话语都是模仿父母的。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教师。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渗透你父母的人格修养。孩子管太严格就会失去自我。大了遇事就没有主见。从小你尊重他,他就学会尊重他人。不要忽悠小孩也有自尊心的哦!这是本人观点,以尊重引导启发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还是尊重他的爱好比较好。
题主这个问题背后是人才观、人生价值取向的差异。
"逼"成优秀,也会逼出叛逆。
一种是外因强迫内因去做某事。逼的原因是外因对某事所承载的价值取向的认同,从而强迫内因认同且去追求。我有一个当医生的朋友,他女儿特别喜欢小孩,愿意学幼教,去当幼儿教师。但我朋友认为当学医好,收入稳定丰厚,就业前景好,且自已有很好的人脉,将来能把控孩子就业,于是就迫使孩子放弃自己的梦想。孩子最终被迫顺从了父母,去学医,父母最后也如愿地把孩子安置在当地有名的医院,孩子工作表现也很优秀。表面看,这“逼"的结果很理想,逼出了优秀;实际上是女生被迫放弃自己的梦想而成就了家长梦想。尽管生活没有假设,但我们仍有理由相信,如果她学了幼教,在幼教岗位上也一定优秀,因为她在追梦,生活的过程是乐业的过程。这种逼违背了孩子的意愿,常常会产生、助长孩子的叛逆,叛逆将让教育事与愿违!
另一种是自己逼自已去做某事。每个人都拥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权益,但有时个人的梦想会因为特殊情况而被迫放弃梦想去顺应时代或集体的召唤。鲁迅早年立志医学救国,故东渡扶桑求学仙台,当他发现救国首推文学时,便毅然决然地弃医学文。在国家和民族危机存亡之季,他逼迫自己改变初衷,回国后以笔为刀,医治国人麻木的灵魂,成就了"文族魂"。
尊重个人爱好,是教育最根本途径。
一个人的梦想多基于个人爱好,追求梦想的过程是乐业过程,让优秀者更优秀。王冕爱好画画,最后成为了画家,如果制止他画画,就让他放牛,他就只能成为一个牛官;刘翔爱好体育,如果让他学习画画,就不会成为"亚洲飞人"。可见尊重孩子的爱好,就是尊重孩子意愿,便于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最根本的途径,能让优秀插上翅膀,是让孩子步入幸福人生的重要途径。
综述:逼是价值取向所逼,是时势所迫,大国复兴时代,百业大兴,我们应该改变个人狭隘的人才观,不要因成人的喜好、名利的得失而扭曲孩子的人生之路,破灭他璀璨的梦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逼”孩子成为优秀的人,然后骄傲的生活。没有一棵参天大树不经历园丁的剪枝,捉虫。刘星抱怨自己什么都不会,都怪当初父母没有逼自己一把。“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从小教育我,从小您就得逼着我学。”
这样的心声,小孩子一般是讲不出来的,等进入社会之后,才深感自己样样不如人,后悔当初没有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
所以各位家长们,不要再宠着孩子了!
现在狠狠逼孩子一把,他会变得更加优秀,未来一定会感激你!
(一)逼孩子多读书
曾经,有位家长算了一笔账——孩子从小学到本科毕业,一般要读16年。
在这16年里,如果不花钱供孩子读书,而是出去赚钱,最起码可以多赚50万。
然而,大多数家长都会放弃这50万,苦哈哈地供孩子上学读书。
逼孩子多读书,这是家长能为孩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每次看到孩子不愿上学,看到书本就耍赖时,很多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好好读书的孩子,一路考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找到了好工作,年薪几十万,足以赚钱养家。
不爱读书的孩子,先不说他们的学历如何,就是将来毕业后出来找工作,也比别人艰难得多。
一个知名企业HR曾经在某谈话节目上坦言,对于学历不同的人,大部分企业都会区别对待。“校招时,我们将985的简历放在一边,将非985的放在另一边。”“离场的时候一般不会拿走非985的那堆简历。”
如果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一定要让孩子努力在起跑线之前。
前段时间很热的“奔驰女车主”事件,就透露了教育最现实的真相:
不读书,你可能连架都吵不赢。
身为研究生的她正因为有足够的知识与思辨能力撑腰,在维权时才能有理有据,一一化解奔驰4S店的刁难和狡辩。
谁说读书没有用?读书好、爱读书的孩子,一定会得到生活的礼遇和馈赠。经历了2020年全民抗疫情之后,家长们应该斩钉截铁的对你的孩子说“孩子请好好学习,他日,成为像钟南山一样的人,在祖国与人民有难时,能够挺身而出,成为十几亿人民的希望与力量。”
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胸怀天下,心系国家。正如许多年前,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他年少时。掷地有声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可以掷地有声地“为国之发达而读书”。
(二)懂得如何“逼”孩子培养特长。
郎朗父亲发现了儿子对于弹琴的热爱,在加大了训练量同时,也让孩子树立了成为钢琴家的目标。郎朗之所以能够坚持下去,全靠父亲“逼”他。正因为长期的坚持,他反而对练习产生了兴趣,哪怕弹了一个半小时都觉得手还没练热。他说:“如果没有我爸,肯定没有今天的我。”让孩子拥有至少一种特长,不管从什么角度看,都是一件好事。
他会变得多才多艺,在竞争中比他人有优势。他会变得更有毅力,不容易受挫或轻言放弃。他会从中找到快乐,受委屈了也有方式宣泄。
当然,哪怕是“逼”,我们也要注意方法,千万不要逼得孩子厌烦了学习,甚至失去了兴趣。善待孩子的兴趣,我们才能让孩子快乐成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