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职称让工作有活力,还是让工作积极性降低?
职称,工作,的人职称让工作有活力,还是让工作积极性降低?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职称让工作有活力,还是让工作积极性降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对的说,大多数人职称是对工作有积极向上的作用的,极少数通过努力拿到职称后就不思进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可能,职称只是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一个人的技术等级以及相对应的应该有的待遇。不代表该人得实际工作能力,也正是这一点既高职称低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不该有的副作用。是评聘职称不严格得原因,不是其他政策性因素。至于能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可能性不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职称制度有利有弊,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目的是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由于各种因素,往往带来相反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领导者肯定明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楼主邀请回答此问题。此问题的重点词有3个:职称、工作、活力。要回答好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把这3个词拉在一起造句,这事谁想?谁愿?谁能?职称本是行业内认可的职业称位(称呼),就象家里排爷孙父子辈份或兄弟姐妹次序一样,不管是论资排辈或是论能称贤,都是家中之事,业内之事,可如今却要纳入行政审批,由外人(人事部门)来决定。人事部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要给大家定薪酬发工资。薪酬工资是对从业人员工作成果的报酬,是劳动与货币交易,得遵循公平公正。这一下问题就来了,一是人事部门给从业人员评职称公平公正吗?是业内认可或是“业外”以可?二是职称高低和工作能力大小及劳动成果多少同等一致吗?如不一致,用职称来评价工作和成果合理吗?如不合理,以此定薪酬从业人员愿意吗?从业人员如不愿意,他工作还会有活力吗?答案出来了。另外,三是提醒一下楼主,你造句提问题涉及到的职称、工作、活力这3个词语,分别是谁需要?谁在定?谁在做?要明白劳、资、管三方在其中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楼主你又是站在哪方的呢?如果你想三方都占,要么你是上帝,要么你神经分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你提的这个问题比较好,是适应各行各业的,因为现在大部门行业都是有职称区别的。1职称的提出,最开始就是为了提高人的积极性,鼓励多创造,你创造的价值越大,你对社会的贡献越大,那你得到的收入理应比别人多,这是合理的,也是符合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下的分配观的。在一定程度上,是能让工作更有活力的,它的出发点是没有问题的,也是好的。但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正是由于职称与经济利益挂了勾之后,让人们爱恨交加。上一个职称,工资比别人高出好几百,每次涨工资都按照这个级别来涨,比别人高出好多,长年累月下来,也是比不小的收入。看到自己因为未评上职称,收入少,日子紧巴,心里不平衡太正常了。按照这种收入差益,时间长了,导致没有被评上职称的人,也不好好好工作了。反正评上的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是靠边占。在说评上的人未必比自己多优秀。所以国家在涨工资时,也还是考虑到了这方面,尽量缩小工资水平的差异。给低工资者涨的稍微多一点点,缩小差距。2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一直都是。既然评上职称,能涨工资,大家都趋之若鹜,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腐败钻了空子。有些人本来就不是好好干工作的,通过关系评上了职称,这在前几年多的数不过来。这对有些认真工作不善交际不会拍领导马屁光是老黄牛下苦的人来说,打击是很大的!这几年稍微公正了,最起码明面上不敢胡来,但是条条框框的限制还是框定了少数人,有些人不那么投机取巧了,稍微务实了些。就拿我所在的教育行业来说,评职称是老大难!一直有呼声取消教师职称评定,按教龄自动晋升。我们这教师评职称目前来说规范了许多,比以前公平公开了许多。但是要求不尽相同,大多数教师职称评定是学生成绩占比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干好工作。但是凡是老师都知道,教学成绩好坏,跟生源质量关系很大!有些领导投机取巧,给拍马屁好的,给的是好班,中途人为换班的,都是些不公平现象。想要公平竞争,也是难上加难!3职称评定有利有弊,一言道不清。是否有活力还是消极,还是要看你所处的环境怎么样了。如果都比较公平,大家都没说的,那当然是有活力了。如果让大多数人都牢骚满腹,肯定是没有活力的。工作是大家干的,不是某个人完成的。这要看领导看分配比是不是合理了。
上一篇:对于没有捐款的个人和企业,公布公开人家的信息,名字,是不是违法侵权行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