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白灵菇如何栽培管理?它与其它菌种栽培有何不同?
白灵菇,菌丝,温度白灵菇如何栽培管理?它与其它菌种栽培有何不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发酵熟料与发酵管理不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灵菇种植时间
白灵菇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子实体8~25℃均可生长,以15~20℃生长较快,当地气温降至15~20℃前60天左右制袋接种最适。冬季制种,如养菌室温度过低,时间应适当提前。同一季节,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同一地区,每年气候也有区别,因此要因时因地制宜。夏季制袋接种时日最高气温稳定在30℃以下为最适(菌丝生长24~26℃最适)。一般可于八月下旬开始制袋接种。提前接种,气温高于30℃易染杂菌,在适温期推后接种,低温来临后,对菌丝生长不利,因此在适温期要抓紧接种。
白灵菇的种植
白灵菇的灭菌接种方法
装好的料袋,高压灭菌2~3小时,常压灭菌10~18小时。灭菌后,取出料袋放在接种室或干净的地方降温。当袋温降至30℃时,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打开袋口,在无菌操作下从两端或一端接入菌种,接种量为培养料的10%。
白灵菇养菌管理要求
白灵菇养菌期主要是温、湿、光、氧的互相调控,目的是给白灵菇袋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白灵菇养菌期大多在夏末秋初,此时正值高温季节,主要是防止料温过高,出现“烧菌”现象,温度控制在23~28℃,料温不要超过3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避光养菌。否则,菌袋易形成厚菌皮,不但影响出菇,而且也消耗培养料的养分。
后熟培养
白灵菇菌丝满袋后不能立即出菇,此时菌袋松软,菌丝稀疏须在20~25℃进行20~30天左右的后熟,以达到生理成熟。菌丝只有在生理成熟后才能正常出菇。后熟期间,温度控制在18~24℃之间,湿度75%。注意培养基含水量,保持水分不要打开袋口,后期培养有一定光照刺激,以促进菌丝扭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栽培白灵菇?白灵菇栽培技术与管理
白灵菇也称白阿魏蘑,是原始野生于干旱草原的一种品质极为优良的大型肉质平菌,经人工培育后,与野生菇同样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优以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最高。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及各种矿物质元素,是一种天然保健珍稀食用菌。
白灵菇的栽培工艺为:选料 配制合成基质 装袋 灭菌 冷却 接种 菌丝培养 出菇管理 采收 成品加工 保藏出售。
一、菇房的处理
栽培白灵菇所用菇房一般用蔬菜保护地设施,如日光温室、大棚等,种菇前最好能揭膜晒棚两周,料进棚前再用药剂熏蒸1次,一般房屋需整理粉刷后才可作为白灵菇出菇场所,进料前还要用药剂处理1次。
二、栽培料的配制及灭菌
1.栽培料的配制:棉籽壳100公斤、玉米粉5公斤、麸皮5公斤、石灰3公斤、石膏2公斤。
2.堆制发酵:堆制发酵的用料最好在300公斤左右,堆高1.2~1.4米,宽1.1~1.5米,长度不限。堆太小不易升温,发酵不透;堆太大中间缺氧,而且不便翻堆。发酵料拌水60%~65%,并加石灰2%,使pH值为8~8.5。建好堆后打孔通气,孔距为30厘米,堆上方打1排,侧面打2~3排。发酵时间视室温而定,温度高时时间可短一些,以7~8天为宜;温度低时可适当增加天数,并加盖塑料薄膜。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翻堆,每隔1天翻1次,发酵透的料应呈棕褐色,无酸臭味。
3.装袋灭菌:发酵好的料需重新测水分,并将含水量调至55%~60%,pH值调至8~8.5。塑料袋选用1733厘米规格的折角聚乙烯袋,装0.75~1公斤湿料。手工装料时,边装边用手压紧,机装时可根据机器动力情况掌握紧实度。将装好的料在高压下灭菌2~3小时,或在常压下灭菌14~16小时,注意灭菌要彻底。
接种培养等灭好菌的菌袋冷却到30℃时,移入接种室内接种,接种量以能覆盖菌袋表面为宜。接种过程中注意人员及器具的消毒,不要造成人为的杂菌污染,接种后将菌袋放在室内培养。接种后前3天不要动菌袋,1周后翻垛检查有无杂菌污染,将有杂菌的清理出去,晾干灭菌后可再次使用。培养过程中注意避光,空气湿度应在65%以下,温度尽量保持在25℃~28℃,45~60天后菌袋可发满,此后可转入出菇阶段。
三、出菇管理
待菌丝发满后,再让菌丝进行1周的反丝生长,使菌丝发透,然后将菌袋移至低温处或对出菇棚进行反向操作,白天盖草帘,晚上揭草帘,并加大通风,进行低温刺激,结合喷水促进菇蕾形成。等菇蕾长到拇指大小时进行开袋处理,进一步加大水分。此时,空气湿度应保持在85%~90%,温度尽量保持在8℃~15℃。当白灵菇长至乒乓球大小时将其放出袋口,并增大通风量,以保证菇形正常。当通气不足时,易出现畸形菇或高脚菇。同时应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吹在白灵菇上,以防止菇体因失水过多而开裂。
四、总结白灵菇栽培主要特点:
1.人工多因子合成栽培基质:主要采用工农业废弃物,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
2.短袋菌棒:采用17cm33cm塑料袋制作菌棒(出菇棒)。
3.双菌墙微渠补液覆土管理技术。
以上就是白灵菇的栽培技术。白灵菇菇体洁白,味道鲜美,香味浓郁,是目前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十大珍稀食用菌之一,也是一种天然营养保健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灵菇又名白阿魏侧耳,是近年驯化成功的珍稀食用菌,栽培白灵菇除了要选择优良菌种、合理的栽培原料和严格的环境消毒外,应重点掌握以下三方面的关键技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