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们有什么可以推荐的书吗?
这本书,病毒,自己的你们有什么可以推荐的书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罗勒,想和大家推荐《悲惨世界》这本书。推荐这本书主要有如下几个理由:
△本书部分封面
一、作品酝酿时间之久
你一定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吧!是的,作者是雨果。雨果在创作这部著作前,曾酝酿20年之久,我们暂不说作品的本身,单从酝酿时间来看,这部作品的出版无疑是雨果带给世界每位读者的礼物。
试想一下,20年的时间可以做些什么?一个孩子的成长,一个浩大工程的完工,而在雨果眼中,这或许还是不足以把一部好的作品带给读者。但在我们读者看来,这部《悲惨世界》当之无愧是人性向善的典范之作。
二、善良的人儿自带光芒
《悲惨世界》,从这本书的名字不难看出,这是一本讲述了人世间悲惨历程的故事。主人公冉阿让因为偷窃面包而入狱,服刑期间一再加邢,出狱时,已是19年后。
或许,在我们看来,一点面包怎么可能判那么久的刑呢?可是,这正是冉阿让要经受的苦难呀!生活的困苦常常摧残人柔软的内心,如果不是大主教的帮助,或许,冉阿让善良的灵魂就会就此泯灭。
冉阿让的善良,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说明的。在书中,我们会看到一个人性至善的化身。相信读过《悲惨世界》,你会更加愿意相信这世界的美好!
无论你是学生,抑或步入社会多年,这本《悲惨世界》都值得一看!愿无论发生什么,你依旧相信美好!相信善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病毒,在今年猝不及防的进入我们的认知中,因为想了解各种病毒的危害和它们的前世今生,于是最近我读了一本书——《血疫:埃博拉的故事》,写了读书笔记,推荐给大家。
1994年,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基于采访大量亲历者后出版了这部非虚构作品,后来这部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已成为有关埃博拉病毒最具影响力的非虚构经典之作。普雷斯顿因此获得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颁发的防疫斗士奖,他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以非医师身份获奖的得主。
01 故事里的事
作者在序言里自述,一本纪实作品,故事是真实的,人物也一样,只是更改了角色的姓名。
第一部“埃尔贡山的阴影”尤其令人惊心动魄地读完,法国人夏尔·莫内不是历史上第一个死于埃博拉病毒的,但是他的故事太离奇。
他长期生活在肯尼亚,工作是维护糖厂的抽水机械,业余是个博物学家,喜爱鸟类和兽类。悲剧缘于1980年的元旦,一次埃尔贡山的探险旅行,埃尔贡山坐落于乌干达和肯尼亚的边境,这座山的雨林位于非洲中部,是个生物孤岛,它耸立于干燥的平原地带,与外界隔绝,方圆五十英里的土地上覆盖着树木、竹子和高山沼泽。这座孤零零的巨大死火山紧邻大裂谷,高一万四千英尺,本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我们来看这一段描写,莫内和朋友走进一个古老的岩洞,踩着大象粪便积累起的厚厚烟尘,惊扰了这个无人涉足的神秘之境。
“蝙蝠呼啸着飞出巢穴,穿梭于两人的手电光束之间,绕着他们的头部盘旋,发出尖锐的叫声。灯光惊扰了蝙蝠,更多的蝙蝠醒来。几百只仿佛红色宝石的蝙蝠眼睛在洞顶俯视他们。蝙蝠的叫声犹如波涛,在洞顶蔓延回荡,那是一种短促而刺耳的声音,就像许多扇门轴干涩的小门同时打开。这时他们看见了奇塔姆洞里最壮美的景色……”
在浪漫轻松与猎奇的时刻,或许他们看见了这个世界上最壮美的景色,但是危险逼近了,却尚不可知晓。
“石柱上方挂着许多蝙蝠,它们的黑色排泄物覆盖了石柱。这些蝙蝠以昆虫为食,排泄物是消化后的残渣。莫内会不会摸到了排泄物?”
探访山洞后的第七天,莫内感觉到眼珠后阵阵隐痛。接下来头疼越来越严重。阿司匹林不管用,第三天,他开始恶心、高烧和呕吐。
人类侵入了野生动物的领地,仿佛中了野蛮魔咒,接下来的日子里更加糟糕——他整个人很奇怪地变得冷漠迟钝。面部失去了所有活力,变成一张毫无表情的假面,眼珠呆滞瞪视,面部皮肤发黄,有星状红斑。他的个性随之改变,越来越阴沉易怒。
当地医生无法解释他的眼睛、面部和思维为什么改变,以为是某种细菌感染,给他注射了抗生素,也无济于事。建议他应该去内罗毕医院,那是东部非洲最好的私立医院。
于是他搭上肯尼亚航空的一个航班。医生并不清楚夏尔·莫内已不幸成为病毒的宿主。
“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航空线路连接了全世界的所有城市,构成网络。病毒进入网络后,一日之间就能来到飞机抵达的任何城市……”
病毒在宿主体内增殖,夏尔·莫内很快不治而亡,但是他的确把这种病原体带到了内罗毕医院之中。随后的感染,以及一系列的调查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破解了这个神秘的疾病。
02 关于埃博拉病毒
夏尔·莫内死后不久,研究人员确定了丝状病毒科的地位,它由马尔堡病毒和两种埃博拉病毒构成。这两种埃博拉病毒分别是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和苏丹埃博拉病毒。马尔堡是丝状病毒三姐妹中最温和的一位,其中最可怕的是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可怕而又形象的说法是: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就像是生命的黑板擦。
埃博拉与麻疹、腮腺炎和狂犬病病毒是远亲,与某些肺炎病毒也有亲缘关系,埃博拉在这位雨林里的未知宿主身上,沿着神秘路径一路演化的时候,积聚了上述所有病毒各自最凶残的一面:和麻疹病毒一样,它能激发全身出现麻疹;部分表现又很像狂犬病,精神错乱、狂躁;另外一些表现很奇怪地像是重感冒。
该书作者感叹,埃博拉患者的病状或许会让人怀疑上帝的本性,也会让不信者看清大自然的本性!
这个故事发生在四十年前,是人类的足迹惊扰了神秘的自然,唤醒了在岩洞中隐匿万年的古老病毒。而对于神秘的自然,今天我们又知多少呢?
可怕的故事让人类谈“埃博拉”色变,但是唯有知晓,才能避免人祸,大自然各有领地,世界和谐平衡,谁打翻了这个自然规则,可能承受的是未知的代价。
人在大自然面前,还有很多不解的谜团,心存敬畏,自然和谐,也许病毒各有其所,宿主本在禽类,并不犯人。也许因为无知,也许因为残忍,人类和野生动物发生了不该有交集,无异于一场孽缘。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早就提醒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最终只会反馈到人类本身,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唯有善待生物,心存敬畏,珍视我们共同的家园才会有更好的明天。
上一篇:80后的朋友们,毕业后的梦想都实现了吗,说说你的故事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