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感觉现在农村包地的反而少了?
土地,现在,农民为什么感觉现在农村包地的反而少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感觉现在农村包地的反而少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土地这几年透支了,土壤污染土壤养分没有了,种地有病毒,产量少,农作物价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人在农村种50亩,如果单一种粮每亩净收入为500元,一年收入不到3万,你上有老下有小,吃,喝,病,水电费,过年,过节及人情往来。还不含有学生上学,你能把这些钱分倍到位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种地效益不堪导致承包比例下降
1、农民朋友都知道,土地承包在前几年非常的火爆,无论是承包户,还是被承包人,都能获得不错的收益,可随着这几年农作物价格的下降,越来越多的承包户表示种地不挣钱,有不少人退出了承包的行列。
2、原因就是效益原因,这两年种地不比往年,粮食价格处在一种下降的趋势,因此在一年内,除了付出成本,压根就挣不了多少钱,甚至会出现赔钱的情况,因此很多承包户选择了退出。
3、原因就是补贴问题,虽然有关农业补贴方面的福利有很多的,但每个地方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再结合市场的行情,很多时候无法满足农民缺失的差价,而且有时候有些地方是拿不到相关补贴的,所以,这也是很多农户不愿意再续租的原因。
4、跟被承包人是有关系的,现在非常流行“土地托管”的种植模式,虽然农户会出一些费用,但农田里产出的庄稼是自己的,这对于很多农民来说,是比较踏实的,毕竟自己除了可以外出打工外,家里的田地还能收获粮食。因此很多承包户即使想承包土地也没有办法。
总的说来,本人觉得无论是承包户,还是被承包人,都想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无论是退租,还是不愿意出租都在情理之中,你说是不是呢?
二:荒废的土地常年无人耕种导致无人承包
1、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人年龄都大了,没有精力。越来越多农村年轻劳动力,都跑到了沿海地区的工厂里面做起了事。在这里不用看天吃饭,而且一年四季都有收入。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土地承包户老李,老李赶着一行几十年了,他的手下有一百六十多亩地,而且现在也不是以前的人工操作了,老李家里有各种各样的种地的工具,比如说三轮车,收割机,机械喷雾机等。
2、午季作物不值钱,消费水平上去了,收成没上去。光靠种一季的水稻肯定是赚不了什么钱的,所以大多数的农民会选择在修整的时候重一些油菜和小麦,可是近年来,小麦卖出去的价格并不怎么高,付出和收入无法成正比。有时候一些中间商还总是不讲信用,说好的什么时候给结账,却总是一拖再拖,这也戳伤了大家的积极性。这使得很多农户都选择闲暇时间出去打工,毕竟劳动人民怎么会在家里吃光饭呢。而且这几年经济发展大家也看的到,物价不停的再上涨了,农民的种植成本变高了,可是粮食卖出去的价格还是那个价,使得大家的生活水平没怎么提高。
3、种地养不活自己,更养不活一家人。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劳力没技术的农民,败给了那些有高科技的科学家们,比起科学家们的高效率低成本,农民往往抵不过。大多数时候只靠种地赚的钱比较少,根本无法支持要上学的小孩,年迈的父母。随着时间的变化,现在大多数的孩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所以都觉得种田太苦了,宁愿出去打工,这使得农村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劳动力。
虽然我们中国在很多其他方面优秀,但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本人实在不忍心看大片大片的农田就这样被杂草掩盖,我相信很多读者也会有同感,其实现在农村也特别需要有智慧的人去带领。
三: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总体是平稳健康的。但必须看到,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扩大、速度加快、流转对象和利益关系日趋多元,也存在一些问题,那么,这些问题主要有哪些呢?
1、土地流转不规范,普遍存在民间化、口头化、短期化、随意化问题。
(1)目前农村土地流转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亲戚朋友流转的多,专业大户流转的少;转包、出租或代耕的多,转让的少;口头协商多,文字协议少。
(2)土地流转随意化:农地流转不确定性强,不受约束,容易引发矛盾。安徽、湖南、四川等省流转期限不确定的比例均超过60%。有的即便签订合同也不遵循一定的程序以及履行必要的手续,存在着手续不规范、条款不完备等问题,缺乏法律保障,造成土地流转关系的混乱,对耕地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土地流转规模比较小,流转效益不高。
(1)影响土地流转的规模与效益主要问题在于需求的规模化与交易的零散性之间的矛盾。一些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和种植大户需要大块土地搞规模经营,而挂牌交易的基本上是零散土地,大块土地少之又少。土地在小户之间流动的多,向大户流动形成规模经营的少。由于土地流转规模较小,流转期较短,集中程度不高,耕地进行规模经营、实施机械化作业的效果难以凸显。流转期短也会助长租种农户的掠夺性生产经营,造成土地肥力难以为继。
(2)农地市场价值并未体现,流转收益偏低。农村土地流转中,流转租金的定价,地区差异性很大,取决于双方协商。短期流转的土地主要以实物支付为主,长期流转以现金支付为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的调查显示,土地流转租金全国平均只有293元/亩,有的干脆撂荒,也不愿放弃土地使用权让其流转。东、中、西三大区域平均分别为417元/亩、185元/亩、171元/亩,即使经济最发达的江苏苏州市和上海金山区,租金也分别仅有595元/亩、468元/亩。
(3)土地租金不断攀升。在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民负扭较重,粮价偏低,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往往是土地免费送给对方耕种,对方代交各种税费;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央支农政策力度的加大,土地收益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受市场价格影响,为租金或转包费发生争议时有发生。
上一篇:《诗经》为何又叫《诗三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