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诗经》为何又叫《诗三百》?
诗经,诗歌,孔子《诗经》为何又叫《诗三百》?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
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司马迁也说:《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可见,古人在其提及《诗经》时,取其篇目整数,而常说“诗三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所收诗歌305篇,所以在先秦时《诗经》又叫《诗三百》。
诗经中的诗歌,古人按题材和乐调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王畿(jī)与各诸侯国的民间土风歌谣,有15国风,计160篇;雅是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曲辞,分为用于贵族宴享的小雅和用于诸侯朝会的大雅两类,计105篇;颂是贵族阶层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有周颂、鲁颂、商颂三种,计40篇。这些篇章大致产生于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五百年间,是在周代成熟的农业文明沃土上绽开的艺术花朵,闪耀着上古中华黄河文明的熠熠光辉。它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广泛反映了周代社会农牧渔猎、婚恋风俗、徭役战争、劳动娱乐等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状况,展现了人们充满热爱、憎恶、忧伤、欢愉等多姿多彩的内在精神世界,体现出那个时代的宇宙人生、伦理道德、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种种哲思观念,成为后世人们观照周代社会生活、透视先秦人文精神的一面鲜活的镜子。
诗三百为后世中国诗歌的兴旺发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诗三百在艺术上开启了中国诗歌创造的现实主义传统。《诗经》中的大部分篇章是短小精悍的抒情诗,也就是说中国诗歌从一开始就以其“言志”、“缘情”的基本特征在世界诗歌之林中独树一帜。由它所开创的赋、比、兴表现手法,经后世一再发扬光大,已成为创造情景交融、意在言外审美意境的有效途径,从而也就使中国诗歌在抒情写意、象征寄托、展现人的心灵世界方面,显示出更为丰瞻而强劲的艺术魅力。诗三百中所开发的大量物我融熔谐和、情意深切动人的意象,铸成了中国古代诗歌中一系列长存不衰、日变月新的传统情感符号,从而也就成为后世诗人不断仿构和再创造的典范思维模式。
以上就是关于《诗经》为何又叫《诗三百》的一些见解,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把上古民歌删集成,数有三百篇,故《诗》又称《三百篇》,估计有好多情歌删了,没办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经,为孔子编修的古代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种不同的形式。风又称国风,是十五个地方的民歌,雅分为大雅,小雅,是宫廷饮宴,朝拜时候的音乐,颂是祭拜神灵,祖先时候的音乐,一共三百零五篇,因此,诗经又被称为诗三百。实际上,诗三百这个称号也是孔子提出来的。他曾经在论述诗经这本书的时候说过: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众所周知,《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有311篇,其中有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而没有内容,称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应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共五百余年间的社会风貌。
提起《诗经》,人们耳熟能详的便是“风、雅、颂,赋、比、兴”;和“《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两句话。 其实,这两句话,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面,给《诗经》作了一个简略的概括。
所谓“风、雅、颂”,是指其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指周代各地区的歌谣,共十五组,一百六十篇。“采风”一词,即由此而来。《雅》是指周人的正声雅乐,共一百零五篇,又分为《大雅》(三十一篇)和《小雅》(七十四篇)两部分组成。《颂》是指周王室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曲,共四十篇。又分为《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和《商颂》(五篇)。
“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形式。“赋”是指“铺陈直叙”,是直陈其事,直接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指“托物拟况”,是打个比方,用一件事物比喻另外一件事物。“兴”是指“托物起兴”,是从一物联想到另外一物。也就是先说他物,再兴起联想。与上文的“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上一篇:我看有些在视频播放器上不能下载的片段?网友是通过什么得到视频在平台上展示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