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些勤奋的学生越学越笨?
知识,孩子,自己的为什么有些勤奋的学生越学越笨?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的学习得有方法,有计划,只要掌握好了不用天天趴那学,成绩一样很好,该学时全身心的学,该玩时尽情的玩,不要一味的死学而丢掉自己的兴趣和一些娱乐活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及格的试卷:都是父母、老师和学生共同答的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掌握方法很重要!好的成绩不仅需要勤奋和付出,而且更需要好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好的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需要用心去锻炼和培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史铁生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于人与猪之间的差别。人与猪之间的基因差异是恒定的,可以量化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则会大到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
这段话是在成甲的《好好学习》一书的序言里看到的。
对我有种巨大的冲击感,或许所有赤裸裸的事实都会给带来巨大的冲击吧!
本以为自己只是有点蠢,读了这句话,感觉我不是有点蠢,而是蠢得无边无际…..
作为一名曾经的学霸,我用自己所剩无几的好奇心提出了一个问题?
我明明很努力,为什么却越来越傻?
看完了成甲的《好好学习》,我得出一个结论。
就因为我太努力了,我越努力,跑的越快,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越多。而这让我陷入了老鼠赛道,在老鼠赛道里,我看起来一直在努力,可其实是在原地打转,和我付出的努力相比,我真的是傻透了。
这个结论,太特么扎心了。
如果我不想再这么傻下去?怎么办?
成甲提到要想从老鼠赛道中跳出来,我们就要努力提升认知效率:而要提升认知效率,就要找到撬动效能的杠杆点---临界知识。
好吧,蠢笨如我,又有了一个新的问题,到底什么算是临界知识呢?
成甲在书里举了好多物理学里面的例子,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各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如物理学或者数学)的一些基础的定律或者公理之类的知识,这类临界知识几乎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帮助我们做出选择。
我们想要提升学习效果,努力的方向应该是根据自己的框架来安排自己的临界知识,但是,下面这些比较通用的临界知识则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和知晓的。
一、复利效应
复利效应应用的数学公式是F=P(1+i)n。
这个数学公式我们高中都学过,但是我们却很少会思考如何运用到生活中。
我有一发小,他大概属于我周围为数不多能够学以致用的聪明人。前一阵子,和他聊天,聊到炒股。
很多年前,在手头只有很少的余钱时就开始买股票,并且一直坚持,几年下来,也收入颇丰。反观自己,一直感觉闲钱太少,炒股也赚不了多少钱,有这个心思去赚那么点钱还不如做点别的,结果就是别的什么也没做,手头那点本来就不多的闲钱也被我败光了。如果早花点时间搞清楚复利效应到底是个什么鬼,估计现在结果又会不一样了吧!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自己在学校的所有时光,不过是在做一个信息储存器而已。这无疑说明我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存在问题,但同样也说明我们的教育存在问题。不然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考上大学呢?
这两天看的另外一本书《为未来而教,为未知而学》中,提到我们应该交给学生具有生活价值的知识,而不是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信息,可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学校一直再教给孩子的更多的都是些应付考试的信息,而不是具有生活价值的知识。真的是时候思考一下如何让这些信息变成具有生活价值的知识了。
再说回复利的问题,它在生活中的应用真可谓是无处不在。比如说我们都在写文章,写公众号,可最后能坚持到底的几乎没有多少,除了我们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家都看不到复利效应觉得没有希望而中途放弃。相比之下,我们更容易看到大咖们的成功,却总是忘记和忽略了别人成功背后的积累效应。
其实,不仅仅是做公众号,做人脉,投资,都是一样的,它们背后都是复利模型,甚至可以说这个世界基本运作规律之一就是复利模型。
而这个知识其实就是我们高中课本上就学过的,我们却早已将它彻底还给数学老师了,说起来真是可悲。但同时我们更应该警醒:在我们不停地追逐新的知识之前,是否该静下心来,把某一个知识真正的搞懂,搞透,搞清楚这些知识可以如何运用,可以什么场景下使用。
信息唯有和生活相结合,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和改变,才能算称得上是知识,唯愿我们的孩子和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所学的都是知识,而不是单纯的信息。我们的大脑不应该只做一个信息的存储器,而是一个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CPU。
二、概率论。这大概又是数学领域里的基本知识之一。提到概率论,我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一个油腻腻的中年大叔和另一群同样油腻腻的中年男人聊天时,大放厥词的样子:你看,隔壁王大爷家的儿子不是也没读什么书,照样能当老板,赚大钱,XXX家孩子不就是个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嘛!如果说这是一个没上过学,没念过书的人说出来的话,也可以理解,因为它确实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概率论这么一说。可是很多高知,居然也会拿隔壁王大爷家的儿子来说事儿,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在同样一群人当中,读书和不读书的,最后的成功概率比。而概率论在我们生活各个领域发挥作用的地方还远不止于此。
上一篇:爱而不得是不是才是人生常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