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问谁(弟子规里有一句: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其中“吾与我,不分明”,是什么意思?)
与我,分明,自己的人问谁(弟子规里有一句: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其中“吾与我,不分明”,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人解释说,“吾”是文言文中的用法,“我”是现代文当中的用法,其实不然。 “我”字出现的时间与“吾”字是一样的,只不过在用法上有所不同。
比如《孟子》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话当中“我”和“吾”都出现了,所以“吾”是文言文中的用法,“我”是现代文当中的用法是不正确的。
在《说文解字》是这样说的:我:施身自谓也;吾:我自称也;也就是说“我”可以解释为“自己、自身、本身”,而“吾”没有这层的。 宋代赵悳dé《四书笺义》说:吾我二字,学者多以为一义,殊不知就己而言曰则曰吾,因人而言则曰我。意思是说对自己讲时用“吾”,对别人讲就用“我”。
在《道德经》中关于“吾”和“我”用法和字意的区别就更明显,四十九章中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意思是说,圣人没有成见,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善者我善待他,不善者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使人人向善;守信者,我信他,不守信者,我也信他,这样可使人人守信。
第二十章中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意思是说,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
两段话中“吾”与“我”在字意上是不同的,也不是一个概念,老子把个人分成“吾” 和“我”,“吾”指代自我、凡我、为肉体之身;而“我”代表真我,是自我修炼的成果。
再来理解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可以看到充满自信的文人,在《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中的“吾”可以想见一位低头沉思,反省自己的贤士形象。
所以古人在说“我”时想必是大声吼出来的,而说“吾”时大概是小声吐出来的,从这两个字的发音上,也能看出这种迹象。 所以“我”和“吾”在古汉语中虽都是第一人称代词,但在语法和语气、语义以及使用习惯上,都有一定差异。
以上就是人问谁的相关信息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