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快马发信息(古人用快马传递信息的故事50字左右)
长城,烽燧,嘉峪关快马发信息(古人用快马传递信息的故事50字左右)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驿站是官府的通信组织,只许传递官府文书。除宋朝准许高官显宦附寄家信之外,都不准附寄私人信件,私人书信只能托人捎带。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一处秦代墓室中发掘出两件木牍家信,第一封信是“黑夫”和“惊”联名写给一个叫“中”的人;第二封信是“惊”写给“中”的,这是我国现知最早的家书实物。据估计这两封信是由同在军中服役期满后返乡的同乡捎往家中的。古代人民通信之困难,由此可见。
到了明朝,才出现了专为民间传递信件的通信机构——民信局。在明永乐年间湖北麻城县孝感乡被迁往四川开垦的移民,由于思念故乡,相约每年推选同乡代表回乡几次,来往带送土特产和信件。久而久之建立了固定的组织称“麻乡约”。后来就形成了专业的民信局。
邮驿通信在边防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成为我国古代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岁月流转,那些古老的信息传递方式已被今日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通讯方式所取代。
古代人是用什么来传递信息的?
1、八百里加急
古代最快的信息传输就是这个了。一般每个传令官都会带两匹到三匹的马,以最快的速度奔驰,跑死一匹,就换另一匹,到了驿站以后,立即换三匹马继续奔驰。这种传递,一般用于军事预警,战斗动员等军事行动。
2、烽火狼烟
顾名思义,作为历代王朝最高级的预警措施,每个烽火台都会驻守30-50人,备有大量的干草料与狼粪。白天少狼粪,晚上烧干草。用来传达军事危险信息,吸引就近驻地的守军前来援助。
3、飞鸽传书
属于非正式传输手段,一般用于密探之间联系,多为朝廷鹰犬惯用手段。
4、钦差任命
一般是由中央下达地方信息的一种官方手段。一般用于官员调动,将领任命,昭告天下,对外交涉等。传输方式比较慢,经过地方钦差都要逗留数日,接受款待,收受贿赂。所以一般半个月的路程都需要三到五个月才能下达到位。
扩展资料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
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
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古代信息传递的出现离不开“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长城。“长城”一词始见于战国时代的文献记载。在古代不通朝代有着不同的修筑形式。
所以对这种防御工程的称谓也有所不同,如:列城、方城、塞、暂洛、界壕、边墙等,实际上均指“长城”,其实广义的长城是对中国古代所有的巨型军事工程体系而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通信
以上就是快马发信息的相关信息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viachrome9hcigp(via chrome9 hc igp显卡 玩3D 游戏很卡 怎么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