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实录)
托尔斯泰,的人,他的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师:这个问号你刚才读得很到位。你竟然能够注意到什么呢?标点符号——这是阅读的真功夫啊。
生3:他是一个幽默的人。他始终在自嘲,用那个“宽”、“厚”还有“灰色”、“小”这些词语更写出他自己外貌长得不怎么样,然后他就采取一种这样幽默的讲法,说自己找不到幸福。
师:啊,读出了另外一种味道,划一下关键词语“幽默”、“自嘲”。很好,让老师都有点惊喜啊。
生4:他讨厌别人对他抱有幻想,实际上托尔斯泰很讨厌自己的嘴脸。
师:他讨厌自己。这位同学读懂了托尔斯泰幽默的自嘲,齐读一遍,体会一下。
(生齐读)
师:托尔斯泰就是一位普通的俄罗斯人,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外形相当一般,用课文的话就是平庸——
生(齐答):平庸、失调、崎岖、粗鄙。
师:粗鄙啊,这样一个人,真丑!我们读到了一个丑陋的托尔斯泰。
3.看眼睛
师:但是——托尔斯泰真的很丑吗?
生(齐答):不是。
师:大作家茨威格真的要把大文豪托尔斯泰丑化到这种程度吗?
生(齐答):不是。
师:下面他要写什么呢?
生(齐答):眼睛。
师:托尔斯泰的眼睛有什么特点?
生1:第6段说他的目光非常犀利,“像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生2:“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这里是比喻,将列夫·托尔斯泰的目光比作锃亮的钢刀,更加突出了托尔斯泰的目光犀利。
师:目光犀利,还有什么特点?
生(齐答):又稳又准。
师:稳、准、狠。你把这句话再读一读,比喻要读得优美一点,把犀利的感觉读出来。
(生2朗读)
生3:第6段:“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入木三分”一词可见托尔斯泰的目光锐利。
师:还有哪几个词语?
生4:穿透。
生5:切开。
师 :这哪里是目光啊,分明是——
生(齐答):刀。
师:他的目光不是目光,是刀剑,是激光。很好,抓的角度非常好。还有吗?我喜欢听听更多同学的声音。
生6:“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里引用了高尔基对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说出了托尔斯泰的眼睛中可以含有各种的情感。
师:我觉得高尔基的说法好像不那么准确哦,请看:(屏显)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那对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师:第一句话不准确,第二句话太啰嗦。我把这两句话改一下:(屏显)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两只眼珠。
那对浓密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流露出一道炯炯有神的目光。
师:你觉得是两位大作家写的好,还是汪老师改的好?
(生七嘴八舌)
生7:我觉得原文好,“一百只眼珠”更夸张,两只眼珠是废话,没有表现力。
生8:更能体现出托尔斯泰他的观察力很强。
生9:还有洞察力。
师:作家不仅是有观察力的,更是有洞察力的。洞察的是人的什么?
生(齐答):心。
师:太好了,我要讲的话,你们都说出来了。还有吗?
生10:我觉得原文写得好,“黑豹似的目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我的呢?
生10:“炯炯有神”。
师:那我们写作文一般都喜欢用这些词语,如形容嘴巴?
生(齐答):樱桃小嘴。
师:形容眼睛?
生(齐答):炯炯有神。
师:管他是男生还是女生,管他是老师还是学生,一律炯炯有神。你继续说。
生10:因为这个“炯炯有神”太大众化了,“黑豹似的目光”可以看出他与平常人不同。
师:与众不同,有特点。
生10:还有,“似灌木丛的眉毛”也是比喻。
师:丰富而巧妙的比喻显示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化抽象为形象。我改的文字虽然简洁了,但是味道也没了,读去像白开水。而作家的语言就是醇厚的茶,是浓烈的酒。
生11:我觉得茨威格写的好,因为第二句中他是用“射”,而你用“流露”,“流露”显得很柔和,“射”才能突出了目光的敏锐。
师:跟上文上形成了什么?
生(齐答):呼应。
师:呼应“切开”、“射出”、“穿透”等等,很好。我们把这两段文字对比读一读。先读改文,再读原文,味道就有了。
(生齐读)
师:鲁迅这样说:(屏显)
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鲁迅
师:作者还把眼睛比喻为什么呢?
生12:第8段:“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做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帝;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我觉得托尔斯泰的眼睛既是探照灯,还是望远镜、透视镜和多棱镜。
师:很好,这样你看看哦,还能说托尔斯泰丑吗?
生(齐答):不能。
师:前面写“形”之丑陋,正是为了突出眼睛的力和美。是什么手法?
生(齐答):先抑后扬。
(师板书:∨)
师:以“突然”为标志,一个反转,先抑后扬,让重点更突出,让阅读更有趣,让结构有张力,让情感更丰富!作者这样浓墨重彩地刻画托尔斯泰的眼睛,就是为了让我们走近他的什么?
生(齐答):内心世界。
三、看灵魂
师:把握了特点,体悟了情感,让我们把思考推进一步。(屏显)
1.我读出了一个 的灵魂。
师:哪些句子写出人物的神韵,涉及人物的精神呢?小组四个人讨论一下。
(全班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
师:谁先来?凡是自己主动要讲的,一定是十分精彩的,能给别人以惊喜的。讲得好的请记点下来,这是学习最大的收获。好,你先来。
生1: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灵魂。从第8段的“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从他的眼睛里可以把它内心的才气都透在脸上。
生2:这是一个艺术家的灵魂。从第8段“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看出来托尔斯泰的慧眼洞察世界,含蓄揭示了列夫·托尔斯泰是个现实的艺术家。
生3:这是一个朴素的灵魂。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之中找不出来。还有第4段的“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可以从三个“不管”和一个“都”可以看出他的朴素和平凡。
师:前面同学会读标点,这个同学会读什么?
生4:关联词
师:对,能够从关联词语读出文章意味来的,语感很好。请你再朗诵一遍。
上一篇:林俊杰黑暗骑士(为五月天助阵 林俊杰如愿合唱《黑暗骑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