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实录)
托尔斯泰,的人,他的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看——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实录
汪旭升
【设计突破】
散文是作者心灵的抒发,阅读散文是心灵的碰撞、交感。茨威格散文超越了常人思想极致,突破到常人感官和情感无法抵达的深邃处,洒脱到极致,行文全无章法。《列夫·托尔斯泰》一课,文本关键词可提炼为:外貌、眼睛(目光)、内心世界、天才的灵魂、幸福。教学设计关键词则是“矛盾”:矛盾的人物、矛盾的词句、矛盾的结构、矛盾的情感。对立统一,形神兼备,最终触摸托翁那一颗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神的一滴。
【教学目标】
1.把握托尔斯泰的形象
2.体悟茨威格的情感
3.感悟作传的用意
4.领悟茨威格汪洋恣肆的独特表达
【教学思路】
明线:我看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看自己——看眼睛——看灵魂
暗线:
1.写什么:肖像特点、作者的情感
2.怎么写:先抑后扬,多种修辞手法,铺排和渲染
3.为什么写:触摸天才灵魂
【操作策略】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字里行间的情绪,词语字面背后的意思——言外之意
2.长文短教,精选好点,要有趣味。融入小故事,设计小活动,加强朗读训练。贴着学生教,贴着文本走。
3.预习到位,课前准备:聊天,激励,放松,打开,信任,语言的狂欢。
【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先检查预习,读一读。(屏显)
尴尬 犀利 锃亮 甲壳 禁锢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广袤无垠
(生齐读二遍)
师:掌握得很好,读一下标题。
(生齐读题目,师同步屏显托尔斯泰的照片和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出身于名门望族,一生始终不渝地致力于探索公正、合理的理想社会制度,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连他的死也是一生探索的继续。他是人类的道德领袖,人道主义的守护神。高尔基称他为“一个人类的人”,茨威格称他是“真正的人的模型”。
师:作者是——茨威格,请看茨威格的照片和简介。(屏显)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思想家,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他在小说、人物传记、短论和诗歌方面均有杰出的成就。他是托尔斯泰的精神继承人。
师:大作家写大作家,名人写名人,有意思。同学们读过课文后,托尔斯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看肖像
1.我看托尔斯泰
师:托尔斯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结合课文第1—5段的词句和细节说说。
生1:他是个普通的人,从第4段的“他的面相完全没有特征,完全属于普通的俄罗斯人”一句中看出来。
师:普通——面部没有特征,很平常。很好,继续。
生2:第4段的第一句话。这里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代文豪,但是他却住在一个土头土脑的俄国人的简陋归宿里。
师:是他住在还是……
生2(意识到问题,但说不清楚):他在一个……
生3:这句话不是在说列夫·托尔斯泰在一个土头土脑的俄国人身上找到了归宿。
师:是什么?
生3:是“天才的灵魂”。
师:那么这个“俄国人”是谁?
生3:是列夫·托尔斯泰。
师(问生2):你懂了没有?很好,请坐。
生4:第2段:“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这里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描写,给人留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象,又让人产生很多的想象。
师:狮子鼻是特征的描写,你会读散文!好的文章、好的语言就能够让人产生想象。而且是无尽的想象。请坐,非常好。
师:一个实写,一个虚写,引发我们的感动。
生5:第3段:“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他与陀斯妥耶夫斯基作对比,突出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呆板忧郁。
师:呆板忧郁。这写的不仅仅是外形,还涉及到一个人的气质。请把“呆板忧郁”的感觉读出来。
(生缓慢低沉地朗读)
师:很好,而且你还讲了手法——
生(齐答):对比。
师:这位同学很会读书!估计语文素养是极好的。既读懂内容,又给我们分析了写法。你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吗?
生5(点头):他是俄罗斯著名的作家。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啊,如果说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掌声)
生6:第2段写道:“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这里写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屋子十分的粗制滥造,说明他是个朴素的人。
师:这个小屋是不是他住的小房子?
生(齐答):不是。
师:这个谁来帮他再说明一下?
生7:这个小屋不是他工作的地方,也是指列夫·托尔斯泰。
师:列夫托尔斯泰的哪一方面?
生(齐答):外貌。
师:很好,我们的同学能够互相补充和更正,还有没有?
生8:第2段的最后一句:“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这里是总的概括了写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整体外貌,写出他的生活十分朴素,这样一个大文豪。
师:这些形容词的感情色彩是——
生(齐答):贬义的。
师:程度来看,一个比一个深。哪个词语贬义程度最重?
生(齐答):粗鄙。
师(面向生8):你能不能把这段话的粗鄙、讨厌和鄙视的神情给它读出来?
(生8朗读,全班鼓掌)
师:同学们,前面主要写他的什么?
生(齐答):外貌。
(板书:形)
师:失调、崎岖、平庸、粗鄙等等,总而言之,外形丑陋。
2.托尔斯泰看自己
师:托尔斯泰本人又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外貌呢?
生1:第3段:“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列夫·托尔斯泰他可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师:长成这个样,也没办法。能够接受外形的平庸,心态比较好。请看——(屏显)
从青年时代起,托尔斯泰就深深意识到自己这副嘴脸是不讨人喜欢的。他说,他讨厌任何对他长相所抱有的幻想。
“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
师: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什么来?注意从词句里面去抠,去细读,意思就很丰厚了。
生2:列夫·托尔斯泰他很自卑。
师:这位同学思维相当敏捷。自卑在哪里?
生2:“难道”和“吗”,这一个反问句强烈地写出了列夫·托尔斯泰他很自卑的心理。
上一篇:林俊杰黑暗骑士(为五月天助阵 林俊杰如愿合唱《黑暗骑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