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牛郎织女剧情介绍(“牛郎织女”演进史)
织女,牛郎,天河牛郎织女剧情介绍(“牛郎织女”演进史)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乐清日报8月26日“城事”版载,据统计,今年“七夕”当天共有182对新人注册登记。
七夕卧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当作是中国的情人节。
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搭起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此外,老人们经常说,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由此可见,七夕节并不全是情人缱绻的日子,也是古代的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在这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本期的“国风堂”,我们来看一看有关七夕节的冷知识。
浪漫凄楚的传说
“牛郎织女”的故事深入人心,不过这一浪漫故事也经历了千百年来的演绎。
古人观察天象,将牵牛星和织女星人格化而演绎成为一对夫妻。他们隔银河相对,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会一次,是悲是喜,可想而知。
《诗经·小雅·大东》是一首怨刺周室的诗。余冠英先生说:“诗人以周人的生活和东人对比,并历举天上星宿有空名无实用,见出不合理的事无处不存在。”其中举了牛郎织女的例子:维天有汉,天上有条银河,监(鉴)亦有光。照人有光无影。跂彼织女,织女分开两脚,终日七襄,一天七次行进。虽则七襄,虽说七次行进,不成报章,织布不能成纹。睆彼牵牛,牵牛星儿闪亮,不以服箱,拉车可是不成。(余冠英译)
这是“牛郎织女”故事的雏形。长期以来,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也是增饰、演绎和丰富的过程,这在袁珂编著的《中国神话传说词典》有过详细的介绍。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有关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大概与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有关联。牛郎和织女,在我国很早就被称为“双星”。位于银河西面由六颗星组成的牛宿星,分布形状看上去很像一头牛的轮廓。东面是织女星,在它的东南方还分布有像一把织布梭子形状的四颗星。到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两星的距离在人们的视觉上最近。两星相对,真的就像一对恋人含情脉脉,遥相凝望。这种美丽而神秘的天象,就激发了民间创作的想象,由此引发出了美丽的爱情故事。
从《诗经》中那种隐隐约约的表达方式开始,就构成了后世这一传说的基础。至《史记·天官书》中,便有了“织女,天女孙也”的说法。
可见最迟到汉朝,基于这一故事的节日,就已经具备了雏形。《淮南子·俶真训》中记载:“若夫真人,则动溶于至虚,而游于灭亡之野……臣雷公、役夸父、妾宓妃,妻织女,天地之间何足以留其志!”
于是,在汉代的诗文中,就增加了故事的许多具体内容。东汉文学家班固的《西都赋》里就有:“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其中,牛郎、织女于七夕相会的情节已清晰可见。至东汉,文学作品中又增加了对女主人公因被迫分离而造成的痛苦的描写。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三国时期的曹丕在《燕歌行》中也说:“星汉两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都表明了他们是一对长期被天河所阻隔的恋人。
故事的最终完善,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如古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孙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紝。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故事中织女的身份、牛郎和织女的关系,他们的结合、分离与最终的命运等要点都已经具备了。由于一代又一代民间创作者的不断加工和改造,故事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吸引人,流传越来越广,并逐渐变成了民间的一个隆重节日。这一故事也成了文学作品中用以咏叹夫妻暌隔,或借以表达男女相思﹑相爱之情的著名典故。
到了宋朝,可以说是很成熟了,诗人秦观以七夕节为题材,创作的一首名为《鹊桥仙》的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相会”的“鹊桥”,是由牛郎织女的悲剧所引发派生出来的。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喜鹊们在七夕之夜于银河上搭桥,促成一对情人的相见。唐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说:“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六引《淮南子》也说:“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由此可知,早在汉代就有七夕鹊桥的说法。宋罗愿《尔雅翼》卷一三说:“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此指牵牛,即牛郎)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数千年来,“牛郎织女”牵动着中国人的心。不仅是乌鹊搭桥磨去了它们头上的羽毛,如果七夕之夜下雨,也一定是牛郎织女相见又分离落下的眼泪。正如民谚所说的:“七月七下雨,织女也可怜。”这是多么朴素的同情心啊!
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是美的,也是值得同情的。晚近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刻画,刻画了牛郎织女的故事,正说明它在文化上的流传与意义。至于天文学上的考证,当然应该弄清星座之间的相互关系。天文研究是一回事,神话故事(及其图画)则是另一回事。两者常有一些出入,但不能混淆。当被依据的事实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入艺术的境界,其情况也就不同了。
七夕不只情侣过
清人王士祯《香祖笔记》称:“七夕之说,自三代以来,相沿旧矣。”我们虽无法肯定夏商周是否有此节日,但至少可以肯定秦汉时已有节日雏型。《西京杂记》云:“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俗。”
古人认为:“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太平御览》卷三一引《风土记》)这天是一个吉庆的日子,因此有一些与农事相关的活动。秦汉以后,附会了许多道教的和文学的传说,致使节日的风俗有了许多新的内容。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言:“七月七日作面,合蓝丸及蜀漆丸,曝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作干糗,采葸耳,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
这是七夕较早的风俗。为什么要祈请于河鼓织女呢?我们从《太平御览》卷三一引《日纬书》可得到解释:“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主关梁;织女,主瓜果。”这说明人们是乞求神祇牵牛、织女保佑农作物丰收。古时许多地方也确实以此来占卜粮食收获的丰歉,如《万历慈利县志》卷六《风俗》就有“七夕以前占天河,影没三日而复见则谷贱,七日而复见则谷贵”的记载。
上一篇:女生好听的网名霸气(适合女生的繁体字网名,很有个性,也很霸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