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成人正常体温是多少度(你的体温,为什么会忽高忽低?- 地球知识局)
体温,人体,高温成人正常体温是多少度(你的体温,为什么会忽高忽低?- 地球知识局)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2302-体温忽高忽低
作者:子昱
校稿:辜汉膺 / 编辑:果果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太上老君投入八卦炉中,炼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没有死,反而拥有了火眼金睛。在八卦炉的高温环境下,孙悟空的体温调节功能不是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一种生物可以比拟的。
烧了那么久毫发未损,还点亮了新技能▼
在现实世界中,鸟类以及哺乳类等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机制比较完善,可以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主动调节身体温度。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恒温动物较变温动物就显得更有生存优势。
变温动物没有体内调温系统
需要通过照射太阳等方式来保持体温
(排好队晒太阳,图:图虫创意)▼
人类也是一种恒温动物,古人很早就对体温具有一定认识。
人体体温调节机制古代关于体温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生病的时候体温可能异常升高,但受到医学水平的限制,古人并不能完全理解体温升高的本质。
古罗马的神庙里专门供奉着“发烧之神”,一直到中世纪时期,治疗发烧的方式还包括咒语、服用炼金术师练就的药丸、放血疗法等。中医则将发烧归因于“阴阳失衡”、“正气不足”等。
一幅1788年的画作
房间中的黑毛野兽代表发烧
缠在烤火病人身上的蓝色怪兽代表发冷
(图:Wellcome Collection)▼
总之,几千年以来,体温、发烧都一直笼罩着一种神秘主义的色彩。而且由于缺乏对于温度的标准化测量,人们对于体温的准确数值知之甚少,大多时候都是靠经验评估。
1593年,伽利略用一根带有玻璃泡的开放玻璃管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根温度计,这种温度计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误差较大。此后桑托尼奥、布里奥等人在此基础上逐步改进,温度计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伽利略博物馆展出的17世纪中期的50度温度计
黑点表示1度,白点表示10度
主要用于测量大气温度
(图:wiki)▼
1851年,德国内科医生卡尔·温得利希记录并收集了超过两万名患者的腋下体温数据,整理后发现人体的正常体温数值为37℃左右。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明确记录到的正常人体体温数据。此后,37℃被全世界接受,并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成为常识。
证据显示,人类体温在近一百年来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目前我们测到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多一点
异常超过37.3℃被认为是发烧
(现代水银体温计,图:图虫创意)▼
体温调节是指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在受到人体以及环境温度刺激后,通过调节体温中枢的活动,引发下游的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以及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产热和散热。
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机能实际上相当复杂的
迄今尚未完全搞清楚
它维持着人体体温的动态平衡▼
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并存在一个确定的体温调定点(大约是37℃),当外界温度过低,造成体温不断被动下降且低于体温调定点时,分布于皮肤以及内脏的温度感受器就会将这一信号就反馈给体温调节中枢。
而后,下丘脑释放信号给下游的靶器官,在汗腺减少分泌、皮肤毛细血管收缩、骨骼肌颤栗等共同作用下,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随之回升。
反之亦然。
细菌、病毒等入侵后,机体在免疫应答中产生致热源
这些物质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升
人也因此出现发烧等不适
(图:图虫创意)▼
这是一个精密的自动控制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保证心脏、肺脏以及大脑等重要脏器温度的稳定。当外界环境改变时,在体温调节系统的反馈作用下,人体可以重新达到热平衡,并维持稳定的体温。
这种体温控制系统是人类、乃至整个哺乳类动物亿万年来不断适应环境、发展壮大的秘密武器之一。
冷得不行了,还可以抱团取暖
(图:图虫创意)▼
而蛇、青蛙等爬行类动物或者两栖类动物,由于缺乏类似的温度控制系统,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这些动物在冬天时由于体温降低且无法产生并维持日常活动所需热量,演化出了冬眠的策略来渡过寒冬。
也有哺乳动物会冬眠,比如刺猬、松鼠、熊等
(图:图虫创意)▼
体感温度与环境温度体温调节机制使人类可以适应较大温差。这套调节机制的基础是人体对环境温度的感知能力。
目前医学界认为,人体对于冷热的感知,受到环境、人体等多维度参数的影响,而环境通过与人体的的热湿交换影响后者的感觉及舒适度。不过,人体主观感受的冷热,与实际温度可能存在偏差,前者为体感温度,后者为环境温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对于冬泳爱好者而言,天寒地冻也挡不住下水的热情
(图:壹图网)▼
环境温度是一个表示周围环境冷热的物理量,而体感温度指人体感受到的冷暖程度所转化而成的温度值。体感温度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相对湿度、风速等要素有关。
体感温度综合考虑了各种要素的共同作用,较之环境温度更能反应人体对冷热的感受。
1984年,罗伯特·史特德曼发表的体感温度通用公式▼
除了环境温度以外,环境相对湿度对于体感温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温度较高时,湿度的增加会直接影响人体排出汗液、降低体表汗液蒸发的速度,减少人体热量散失,进而影响人体对于“热”的感受。
因此在炎热的夏季,相同温度下,体感温度会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增加。高湿环境就好比桑拿房,让人闷热难耐。
全身蒙着一层黏糊糊的汗
是南方人过夏天最熟悉的感受▼
与之相反的是,在寒冷的冬季,高湿环境下空气中的水分会附着在衣物、皮肤表面,这些水分不仅可以从人体吸收大量的热量,而且蒸发还会带走更多的热量。这种被称为“水寒效应”的现象可以让人体体感温度远低于实际温度。
潮湿的南方,冬天真的很冷
(冷到缩成一团,图:shutterstock)▼
总的说来,高湿环境可以让“热”更热,让“冷”更冷。如果说温度是物理攻击,那么湿度就可以被称为魔法攻击了。
而开窗通风或者是打开风扇等增加空气流动的措施则会促进散热,降低人体“热”的感觉。但例外的是夏天的热风会让人觉得更热。
在家享受空调冷风像天堂
出门路过空调外机如噩梦
(图:图虫创意)▼
除此以外,服装、心理、性别、地域差别也会影响着人们对于“热”的感受。
例如,同一地区穿着不同颜色衣物的人们就可能会对“热”和“冷”的评价不一样;长期生活在赤道地区和北极圈的居民,对于同一环境冷热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有些抗寒的基因,是从小就流淌在血液的
上一篇: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四川最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点火试运行 每天可处理3000吨垃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