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汤姆索亚历险记概括(《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及教学设计)
汤姆,课文,孩子汤姆索亚历险记概括(《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及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小学语文六下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
陈德兵
教学目标:
1.阅读原著节选,梳理小说重要情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2.提出自己的疑问,努力从原著中找到答案。
3.品味小说中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课文,梳理情节
一、导入新课,概说内容
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名著之旅”。请大家默读课文,简单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默读。
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 。
预设:课文主要讲汤姆•索亚和贝琪从山洞里获救前后的故事。
预设:课文主要讲汤姆•索亚和贝琪从山洞里获救前全镇人对他们的担心,获救后全镇人的欣喜、激动,听他们讲述历险的经过,以及人们为了避免类似事件而采取的措施。
二、圈画人物,弄清关系
1.课文中写到了哪些人?请你一一圈画出来。
预设:全镇的人们、撒切尔太太、波莉姨妈、汤姆、贝琪、乘小船的人、一户人家、哈克、道格拉斯寡妇、“衣衫褴褛的人”、撒切尔法官、法官的朋友、印江•乔埃。
2.简单说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
(1)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2)教师补充:
撒切尔法官和撒切尔太太是贝琪的父母。
波莉姨妈是汤姆的姨妈,汤姆是一个孤儿,被姨妈收养。
哈克是汤姆的好朋友,也是一个孤儿,经常和汤姆一起出去“探险”。
三、梳理情节,聚焦脱险
1.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文章分为若干部分,并给每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预设: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全镇绝望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迎接归来
第三部分(第5-15自然段)身体恢复
2.在课文中,大家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汤姆向大家讲述历险探险的经过了,请你根据汤姆的讲述,完成以下图表:
(向前探路)→( )→( )→( )→( )→(获救送回)
3.全班交流。
预设:(向前探路)→(发现亮光)→(告诉贝琪)→(说服贝琪)→(出洞呼救)→(获救送回)
4.我相信关于二人山洞脱险的经过比课文中写的精彩多了,课文为什么写得这么简单呢?
预设:
——这是对二人历险的再现,所以没有必要详写,以避免重复累赘;
——这是汤姆的口述,而且是转述,不是作者的叙述,所以不需要详写;
——汤姆刚刚获救回来,身体虚弱,也不可能对细节详加叙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主要内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等角度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
板块二:细读课文,感知人物
一、细读课文,说说汤姆
1.汤姆是课文的主角,也是小说的主角。“窥一斑而知全豹”,仅从节选的这一部分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汤姆身上的一些特点来。下面,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针对汤姆做做批注。
2.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我感觉汤姆是一个 的孩子。你看: 。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评点。
预设:
——汤姆是一个沉着勇敢的孩子。你看,在山洞里,贝琪很虚弱了,他便安顿好贝琪,自己一个人到前面寻找出口。
——汤姆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你看,在山洞里,他为了保证可以原路返回,使用风筝线做标志,这样就不会迷路了。
——汤姆是一个耐心的孩子。你看,当他把发现出口的消息告诉贝琪时,贝琪根本不相信,他便费劲口舌说服贝琪,直到贝琪相信为止。
——汤姆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孩子。你看,回到小镇上后,他将整个经历讲给全镇的人听,回报大家的关心。
——汤姆是一个有点虚荣的孩子。你看,他在跟大家讲述历险过程时,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
——汤姆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孩子。你看他身体一恢复,就立即去看望自己的好朋友哈克,而且去了几次。
——汤姆是一个关心他人的孩子。你看,当他听说山洞被封住了时,脸色变得煞白,因为他知道印江·乔埃还被困在洞里。
——汤姆是一个受人欢迎的孩子。你看,当全镇的人找不到他和贝琪时,全部陷入悲伤和绝望;当大家得知他和贝琪回来了时,又是那样兴奋和激动。这都说明大家是很喜欢汤姆的。
……
4.教师小结:至于小说中的汤姆是不是这样呢?还有没有我们不知道的一些特点呢?大家回去以后找来原著读一读吧!
二、细读课文,说说其他人
1.课文中除了写到了汤姆,还有其他很多人,那么,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大家也来说一说。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不同角度对主要人物、次要人物进行评说,初步感知人物形象。重点在评说主要人物。】
板块三:品析比较,揣摩语言
一、咀嚼品析,欣赏语言
1.这篇小说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被公认为世界儿童小说中的经典。除了小说的情节、主题和人物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外,它的语言,也非常优美,值得我们欣赏、借鉴。下面,我们就来好好品析一下课文中的语言。
2.请大家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我特别喜欢这一句话: ,因为 。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二、比较琢磨,揣摩语言
1.我们所读到的这部小说,是作家翻译过来的。不同的翻译家,对原著的理解不一样,翻译出来的文字最后也有所不同。就本篇课文而言,你觉得翻译家有没有哪些地方表达得不够准确或者不够恰当?你觉得怎样说可能会更好一点?
2.学生默读,思考琢磨。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预设:
——他们认为孩子明摆着是找不回来了。
这句话中“明摆着”不太恰当,“明摆着”有点袖手旁观的意思,好像是很不情愿再去搜寻孩子了。如果换成“一定”“十有八九”,可能好很多。
——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
用“发疯般”来形容钟声,给人带来的是一种不安和恐惧的感觉,与此时大家兴奋、激动的心情不匹配。
——他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
“雄壮有力”一般形容军队里非常整齐、非常有节奏感的步伐,与此时人们的状态不太符合。
——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
“辉煌”一般指所取得的成就很大,这里用来描述人们内心的喜悦,不太合适。另一个译本用的是“激动人心”,比较妥帖。
——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
“躺”用在这里不太合适,一是不够礼貌,围着的人中有很多长者,汤姆躺着跟大家说话多不礼貌啊;二是不太真实,汤姆跟大家描述探险经过,一定是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的,“躺”着是没法这样去跟大家交流的。
——因为她很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她也愿意死掉。
无论如何,贝琪是不可能“愿意死掉”的。所以这处翻译不够准确。
上一篇:核发电原理(“核电池”能用一万年吗?从它的工作原理入手,来了解真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