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从神话到历史(百年无极:沿着大师的足迹)
艺术,意大利,毕加索从神话到历史(百年无极:沿着大师的足迹)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出生于1890年的乔治·莫兰迪和比他大两岁的乔治·德·基里科均迷恋塞尚,从早期创作时的反复临仿到成熟期的另辟蹊径,为色彩与空间的表达拓宽了道路。莫兰迪画上的空间与众不同,他没有像毕加索那样解构画面,而是重新审视摆在面前的瓶瓶罐罐。他的画笔行走在二维与三维之间,兼具二维的单纯与三维的深邃,由此赋予它们平和的气息,宁静的力量。这样的空间安排与色彩气质,与文艺复兴早期大师乔托的壁画神似。莫兰迪的空间有意呈现出不确定性,留下了只属于他的美感烙印。
乌巴尔多·奥皮在1924年创作的《桑托斯皮里托的渔民们》也在向乔托壁画上的质朴美感靠拢。画面上一群健壮的渔民围住一名妇女,她高扬双臂,随着吉他的弹奏深情咏唱,画面热烈而肃穆。这位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画家努力回归秩序,回到传统的轨道上。当时意大利的艺术环境出现了重新走向现实主义的趋势,艺术家们将目光投向14-15世纪的古典主义传统,倡导一种感知、诠释日常生活的方式,但与传统的现实主义不同,画家往往从生活细节中寻找神奇或非同一般的场景。奥皮笔下的渔民像被定格在了舞台上,时间停止了,从而传达出一种奇特、魔幻的感觉。
菲利切·卡索拉蒂1927年创作的《医院》刻画了病床旁柜子上的摆设,他突显了几何造型的重要性,在色彩的处理上刻意形成黑与白的强烈对比。而一旁的莫兰迪,一幅风景,一幅静物,显得那么安静柔和。这位一辈子在博洛尼亚小城过着僧侣般生活的画家,在每一种原色中掺入一定比例他色,反复调试,使画面呈现出一层中性的调子,这样的色彩效果给观看者的情绪带来微妙的影响。莫里迪与卡索拉蒂的主要创作年代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作品反差却如此巨大,世界记住了莫里迪,忘却了卡索拉蒂。
真正让人看不懂甚至接受不了的是莫兰迪的同胞基里科的画。画家说他只对揭示表象之下的象征意义感兴趣,自称采用“形而上”的绘画手法,他在画面中运用多种不同灭点的透视法,在地面上投射出不合逻辑的长长阴影,呼应着孤寂的建筑。橡皮手套、残缺的石膏像、成衣模特、儿童玩具、体育用品等无生命物体成为他特有的描画对象,暗喻人类社会的精神状况。这种非传统的运用多视点的构图方式,成功营造出一种神秘怪诞的空间氛围,对后来的超现实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利时的马格利特和西班牙的达利皆受到启发,马格利特有一幅《浴火的风景》到场,艳红的火苗形成火环,围着墨绿色的森林。
“看不懂”的当代艺术
真正将绘画带入抽象阶段的是俄罗斯的康定斯基、马列维奇和荷兰的蒙德里德。展厅中只来了康定斯基,有两幅小版画和一幅稍大些的布面油画。《成角的线条》上一根折叠的线条,划过大红的圆,构成点、线、面的联系,他致力于通过抽象形式引发直觉感受。至此,观众已走入彻底看不懂的现当代艺术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欧洲艺术家为躲避战乱纷纷前往美国,西方艺术的中心由巴黎移至纽约,为新大陆带去了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美国本土艺术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等新的艺术理念与形式,又反哺旧大陆。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席卷整个欧洲思想界,艺术领域一片反形式主义的呼声,各国艺术家冲破形式的束缚,舍弃传统的绘画材料,凭借直觉进行了大量无主题的创作。意大利则产生了无形式艺术,与当时的罗马画派所代表的现实主义共同构成了两股主要的艺术潮流。
真正让人惊掉下巴的是二战后的两位意大利艺术家:封塔纳和布里。前者匪夷所思的行为是在画纸或画布上穿孔、打洞,或割破,他声称这是在消解作品内外的边界,创造一种新的空间。布里则几十年如一日地寻找纸与画布以外的材料进行创作,他用打火机灼烧塑料布,向观众展示烧痕;他用刀割破麻袋片,再用针线缝合;他从建筑工地上找回废弃铁皮,固定在画框上,切割出一道“伤口”。布里认为只有这样的创作才能使材料成为艺术的主体,发出自身的声音,不再做艺术家的道具。
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外化印迹,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最直接体现。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兴起带动了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思潮的重大变革,经济的全球化,导致西方社会的重大变化,人们的审美情趣向多元化发展。“百年无极”展为中国观众提供了一次了解西方现当代艺术多样面貌的机会,借此审视历史与社会变化的有机联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从政当官好的男孩名字(起个晴云秋月素洁如萱的名字 愿她未来青云之志 凤栖梧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