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周易谁的译注最好(《易经》对话录:“六十四卦”中的人生哲理与谋略)
易经,象征,事物周易谁的译注最好(《易经》对话录:“六十四卦”中的人生哲理与谋略)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爻辞说成爻象之密码,那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客:究竟怎样破译这些“密码”呢?
主:须知每一爻的爻位特征和各爻关系的复杂情况,正是万事万物的复杂关系的反映,也
是某种事物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变动、发展规律的反映。“密码”就藏在爻位特征和各爻关系的
多种类型之中,破译爻象密码的要诀也在于此。爻象中所隐涵的哲理,正是通过爻位特征和各
爻关系来体现的。
客:就是说,要想了解爻象中所隐涵的哲理并读懂爻辞,必先了解爻位特征和各爻关系的
种种类型?
主:正是。这是获得读《易》、解《易》的特殊技能所必不可少的。
先谈爻位特征。六十四卦的每卦各有六爻,自下而上分别称为初、二、三、四、五、上,
区分出六级高低不同的等次,象征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上下、贵贱、先后的地位、条件、阶
段等,这六个等次构成六个不同的“爻位”。从六个爻位所处的地位之性质而言,用古代人的
社会地位为喻,初为庶民,二为士人,三为大夫,四为公侯,五为天子,上为太上皇。从六个
爻位代表的事物的发展阶段而言,初位为发端萌芽阶段,应潜藏勿用;二位为崭露头角阶段,
应适当进取;三位为功业小成阶段,应谨慎防凶;四位为新人高层阶段,应警惧审时;五位为
圆满成功阶段,应注意处盛戒盈;上位为发展终极阶段,应注意穷极必反。
客:在我的记忆中,《乾》卦六爻有此特点。
主:《乾》卦六爻最为典型。其他卦的爻位也可用此原理观察。此外,六爻中有为主之爻,
称为“卦主”。卦主多取第五爻(上卦之中位)。爻位又有当位、不当位之分。凡阳爻处于阳位(初、
三、五为奇数,为阳位),阴爻处于阴位(二、四、上为偶数,为阴位),均称为“当位”,象征
事物的发展变化符合规律(遵循正道);反之,凡阳爻处于阴位,阴爻处于阳位,均称为“不当
位”,象征事物的发展变化违反规律(背逆正道)。“当位”、“不当位”又称为“得正”、“失
正”。
客:照这样说,以前面所举的《屯》卦为例,初九、六二、六四、九五、上六这五爻当位,
只有六三不当位。
主:是的。不过,虽然一般说来,当位为吉,不当位为凶,但也不能以此为绝对标准,还
要看其多种因素,作综合考察。同时,当位与不当位也会有发展变化,所以当位者应守正防凶,
不当位者应趋正求吉。另外,据三国时易学家王弼说,初、上两爻不存在“当位”、“不当位”
的问题,因为初爻位卑势危,阴阳处之皆当深藏勿进;而上爻位极势危,刚柔居之都应谨防衰
危。(一天的子时前后8 小时人要睡觉,勿妄动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客:爻位还有别的特殊情况吗?
主:还有两种重要情况。由于第二爻处于下卦的中位,第五爻处于上卦之中位,这两个位
置优越,称为“居中”,象征守持中道,行为不偏。阳爻居中位,则有“刚中”之德;阴爻居
中位,则有“柔中”之德。如果刚好阴爻处于第二位(六二),阳爻处于第五位(九五),那就更
好了,是既“中”且“正”,称为“中正”,在爻位中是最为美善的象征。《易经》崇尚“居
中”、“中正”,符合先秦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中和之美。人在冷静的情况下,就不容易
犯错误。这个时候人的感觉是最灵敏的,越冷静,越接近自然大道。所以,保持冷静,是最佳
的避凶趋吉之道。
客:上述爻位特征的种种类型,都是剖析爻象的依据吗?
主:是的,除此而外,各爻关系的种种类型也是重要依据。所以说,要作综合观察。在六
爻之间,由于各爻的位次、性质、远近距离等因素,常常表现出“承”、“乘”、“比”、“应”
的复杂关系,反映事物在复杂环境中发展变化的有利或不利的外在条件。
凡相邻两爻,如阴爻在阳爻之上,称为“乘刚”,简称“乘”,象征弱者(柔者)乘凌强者(刚
者)、“小人”乘凌“君子”,爻义往往不吉。如几个阴爻都在一个阳爻之上,则这几个阴爻对
这一阳爻都可称“乘”。
相反,凡相邻两爻,如阴爻在阳爻之下,则称为“承刚”,简称“承”,象征卑微者(柔弱
者)顺承尊高者(刚强者),请求援助。这时爻义的凶吉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两爻阴阳
当位者为吉,两爻阴阳不当位者多凶。如一个阴爻之上有几个阳爻,则这一阴爻对几个阳爻都
可称“承”。
凡相称两爻,都可称为“比”(比近)。两爻互比,象征事物处在邻近环境中的作用与反作
用,可通过两爻的阴阳承乘关系加以分析。
在一卦中,下卦三爻与上卦三爻在相应位置上是两两对应的(即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
三爻与上爻)。对应之爻,如为一阴一阳,互相交感,称为“有应”;如果都是阳爻,或者都是
阴爻,不能交感,就称为“无应”。爻位的“有应”、“无应”,在剖析爻象时经常用到,这
象征着事物之间的谐和、统一与矛盾、对立的运动规律。
客:这样看来,各爻之间的承、乘、比、应的关系,相当复杂!
主:确实如此。比如说,“应”就常常受到承、乘、比的影响和妨碍。这构成了复杂的关
系网。而各爻关系又与各爻的爻位特征的种种规定性交织在一起,其头绪之纷繁可想而知,然
而非如此也不足以反映万事万物的复杂变化。在这里,以六爻的变化模拟事物错综复杂的变化,
六爻又是某种事物在某种时空中的象征。所以爻象的推演程式是十分繁复多变的。只要在每一
卦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运用我们上面所说的破译“密码”的要诀,执简以驭繁,《易经》这座
神秘迷宫是可以任人遨游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卦爻符号是一个开放系统,其象征意义是因时、因事、因人而异
的,而卦爻符号的含蓄性、多义性、包容性,又能产生丰富的类比联想,所以,我们在探讨卦
理爻象之时,要坚持两大原则。一是综合性:要善于体察多种因素,不执于一端,使得我们的
推演得出顾及各种因素的综合性结论。二是灵活性:不生硬理解卦辞爻辞,机械套用卦理爻象,
要在哲理的悟解中加以灵活运用。需知《易经》所启示的是“活法”,而不是“死法”,它是
变化的哲学,在无穷变幻中显示的根本大法。
客:最后还想请教一个问题,人们常说《易》学是象数之学,这是怎么一回事?
主:象数是《易经》用来表达义理的特殊方式。《易经》的义理寓于象数,其象数则蕴含
着义理,这是《易经》象征特色的体现。何谓“象数”?简而言之,“象”有两种,一为“卦象”,
即八卦与六十卦所象征的事物;二为“爻象”,即卦中各爻所象征的事物。“数”也有两种:
一为“阴阳数”,如奇为阳数,偶为阴数;二为“爻数”,即爻的位次。“数”又可体现为“空
间之数”(即卦与爻的位置)和“时间之数”(如“困”之时、“随”之时、“需”之时)。“象”
上一篇:蓝桉已遇释槐鸟什么意思(梗学研究院:“蓝桉已遇释槐鸟”是什么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