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成功人士必备7种能力)
嘉宾,商学,大业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成功人士必备7种能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嘉宾商学作为全球商业案例教学领导者,长期追踪观察全球最新商业实践,旗下「我有嘉宾」是头部商业纪实访谈,已对话罗兰·贝格、出井伸之、方洪波、沈南鹏等数百位热点商业人物。2021年「我有嘉宾」推出直播版,婷姐对话了管清友、张丽俊、徐井宏等思想家与实践者。
本期的问答有些特殊,由视频号原生态知名号主萧大业,对话嘉宾创办人吴婷。这是一场火花四溅的对话,婷姐在回答者角色上,以躬身感受和独特视角,剖析了优秀创业者的共性标签。
以下,enjoy~
以下为「我有嘉宾」直播间的现场对话原文,嘉宾商学做了部分删减:
萧大业:今天由我来做提问者,提问「首席提问官」。我知道有很多明星企业家都是嘉宾商学的学员,大家都很好奇,嘉宾商学为什么能吸引到这么多优秀人士的目光呢?
吴婷:嘉宾商学的核心竞争力有两点:第一点,有深度、有高度、有力度的案例课程教学,我们的访学对象是标杆企业的引领者,案例内容是标杆公司的实战教学。来到嘉宾商学的人会得到很多新知和惊喜,因为我们做的事情是别人没有做过的。
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个10年是做媒体,今天做教育的时候,我把媒体的一些特性很好的结合了起来。哪里有新鲜的案例,我们就去到哪里。第二点,是嘉宾口碑的积累和校友对嘉宾的信任,“信任资产”是嘉宾商学最大的资产。
萧大业:我很羡慕你,你在这么年轻,这么貌美的时候,就已经的把事业做起来了,这份事业又特别具有社会价值,我觉得你简直是“得万千宠爱于一身”。我相信,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像你一样。那么,大家要具备什么能力才能成为“吴婷”呢?
吴婷:感谢了。这个问题很有趣,我前两天才被拷问过一次。我的女儿正在读小学,前两天,她的老师布置了一项很有意思的作业,要求每个人给自己打上3个标签,她突然问我:妈妈,你觉得你的3个标签是什么?
我毫不犹豫地给自己打了第一条标签:Curious(好奇心)。
功夫在诗外,奥运会期间很多国家的优秀选手都是数理博士,他们就是一群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挑战心的人。
我身边很多优秀的人,很少看商业类、工具类书籍。我们嘉宾有一次换书&聚餐活动,中欧的龚焱教授推荐的书是小说「袍哥」,而BOSS直聘创始人赵鹏推荐的是「悲剧的诞生」,我在推荐给各位创业者的是「党权、党员与党争」。
芝加哥大学战略学教授伯特提出过“结构洞理论”,说创新会发生在人群的结构缝隙中。所以我在我的「婷姐案例宝典」谷歌的案例中告诉大家,谷歌每隔60米设置一个零食区,就是为了激发不同部门的同事之间聊天时,产生创意。
跳出框框,俯视这个时代,俯视手中之事。创业者也是如此,如果为了创业而创业,那只能“事业小成”或“人生小成”。
我也是如此。从记者到教育从业者,为了热爱和好奇而去做每件事情,抱着好奇心和问题去找寻答案,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去落地。所以,我一直在修炼“超级提问力”。
第二个标签是Grit(坚毅)。这个词来自TED演讲人、知名心理学家安杰拉·达克沃斯的书记《坚毅》,短短4个字母,践行起来真的很不容易,它需要每时每分每秒的坚守。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却是“说到”和“做到”。所以这一点我不多说了,我的成绩都在每一次调研、每一份思考、每一篇文章、每一条视频、每一本课件、每一场运营、每一个结果中,在呈现。嘉宾商学已经有10万分钟版权素材、8000分钟创新视频案例、120万CEO粉丝、300个深度陪伴成长的校友,这些结果的背后就是这个单词:Grit。
第三个标签是Honest(诚)。我来中国最大的创业公司的创始人陈独秀的家乡,安庆,我的母校安庆一中,是严复倡议创办、毛主席生前视察过的唯一一所中学。母校培养了很多对社会有益的人才,我们也都为母校而骄傲和团结。我记得,学的校训就两个字,一个是“毅”,一个是诚实的“诚”。而且我认为,在所有成功的特质中,“诚”是最底层、最根本的。
“诚”,近者是“真诚”,在真诚面前,所有的套路都不是套路;进者是“德才、品质”。儒家有个词叫“内圣外王”,指的是一个人“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大家可以看看身边的、或者那些令你仰慕的成功人士,是否都具备这个品质。
雷军说,优秀的企业赚取利润,伟大的企业赢得人心。在他说完这句话时,现场掌声雷鸣。我相信这是大家发自内心的认同。不仅是企业、企业家,管理者、优秀的年轻人,都可以多思考这个问题。
嘉宾商学一条内部的价值观叫“作品如人品”:你能否扪心自律、穷尽能量、极致做事?还有一条价值观叫“爱嘉宾就像爱生命”:“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你是否能够花时间、真诚、用心去对待你的用户和客户?
我问过很多创始人,甄选高管,最看重的是什么?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人品。企业里越干到上层,人品就越重要。
萧大业:校长的总结的确非常让人敬佩。作为一个媒体人和校长,你还见过各种各样取得大成的创业者,他们都具备哪些共同的特质呢?
吴婷:这个问题特别好,大业的提问总是能直接让人获得成长。通过嘉宾大学的实践,我确实发现了一些特质。接着我刚才的三点,我继续提炼一下。
成功必须具备的第四种能力,是直击本质的深度思考能力。电影《教父》里有这样一句话:花半秒钟就能看清事物本质的人和一辈子也看不清本质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层层抽丝剥茧、深度自问、看透事物本质、发现底层的逻辑,这种能力不是短时间内能学会的,但你不能不会。你需要慢慢去修炼,不停地去观察最优秀的人他在想什么问题,在解决什么问题。
华为的任正非先生有一个用人之道:砍掉高层手脚,让他们思考决断;砍掉中层屁股,让他们互动联合;砍掉基层脑袋,让他们落地执行。
所以,问问大家,你想做高层,还是一辈子做基层?想往上走,你就要可以培养自己的深度思考。当然了,如果作为一名基层,你首先不务实干好本职工作,“思而不干则殆”,你想的那些也得不到验证。
说到干活儿,我必须要提及一个“反常识”的事。有人说,干大事者不拘小节,有人说,高层要“抓大放小”,我完全不认同。
成功者必备的第五种能力,是细节力。而且,越是高层,越需要有把握细节的能力。我没见过任何一个“优秀的马大哈”。
细节力如何培养?首先,“细节力”的背后是“责任心”。丢三落四的本质是没有“对结果负责”的心态,每个组织和个人可以自检一下。
其次,“细节力”是一种习惯。细惯了,品质就养成了,粗惯了,结果交付不好,人就永远上不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