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太阳照常升起影评(万字解读《太阳照常升起》:姜文最晦涩的作品,你懂了吗?)
小队长,故事,天鹅绒太阳照常升起影评(万字解读《太阳照常升起》:姜文最晦涩的作品,你懂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老唐去了北京,拜托朋友帮忙找天鹅绒。故宫的一个角落,崔健饰演的朋友,在纸上画着不明所以的关系图,分析是老唐先冷落了妻子,才导致出现奸情。老唐回到村子,打算原谅小队长,两个人再次在水塘相遇,他上缴了猎物,转身离开,小队长却“找死”,拿出一面破旗向老唐展示,说自己知道了天鹅绒是什么样子,“可是你老婆的肚子根本不像天鹅绒”,一声枪响过后,来到了第四个故事。
这次时间变了,倒退到1958年的西部,整个故事最开始的地方。落日映红了戈壁滩,两个女人骑着骆驼前行,她们是年轻时的疯妈和唐姨。唐姨笑了一路,讲了一路他和老唐在南洋的爱情故事,一旁的疯妈沉默不语。唐姨说,那个人在路的尽头等她结婚,之后,标着“尽头”和“非尽头”的岔路口果真出现,唐姨向左,疯妈向右。
选择了“非尽头”的疯妈,来到了一个废旧的厂房,一个俄罗斯老太太告诉她,阿辽莎已死,被翻译打断,“她的丈夫根本不叫阿辽莎,而是叫李不空”,老太太表示,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在留下的信里,她丈夫确实自称阿辽莎。
疯妈挺着大肚子,对着丈夫留下来的遗物哭诉,坚持不相信他已去世。另一边,唐姨跟随指示来到山顶,老唐在那里等着她,两人相拥,老唐向她告白“你的肚子像天鹅绒”,说完朝天放了两枪。
晚上,两人在戈壁上举行了婚礼,人群狂欢、载歌载舞,梁老师也在其中,年轻时的他,并不忌讳和姑娘们嬉笑打闹。热闹的外围,一辆载着疯妈的火车经过,被火点着的帐篷升上了天空,火光照亮了火车,疯妈感觉到自己要生了,跳下火车沿着铁道奔跑,哭声响起,小队长降临在了开满鲜花的铁轨中间。之后,疯妈抱着儿子,站在火车顶上,对着正在升起的太阳,一遍一遍地喊着话,“阿辽莎,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了,他一笑天就亮了!”随后,太阳照常升起,第四个故事也落幕了。
三、详解电影
这四段故事看似不合逻辑,结构混乱,实际上,按照影片所交代的时间,稍加整理,就可以捋顺它的正确顺序:4、2、1、3。1958年的片段在最前,然后老唐和梁老师出现,紧接着,妈疯了,老唐和妻子被下放,来到村里。
四个故事共同表达了一个主题,那就是对爱与欲的追求。
(一)消失·回归
1、疯妈
疯妈是第一个出场的人物,也是最后在场的人物。影片开始,她梦到了鱼鞋,引出了“追求”的概念。梦是什么?它往往是现实中没有得到满足的渴望,鞋就是她所追求的东西,追求的东西丢了,所以她疯了。如果想要搞清楚疯妈这个人,我们需要把她出现的两个故事对应起来看。
第四个故事里,疯妈去收拾丈夫的遗物,她有两段台词,“我知道我知道,就凭这衣服上三个洞,就凭这一堆东西,你就想跟我说你死了,我不会相信的,你想去找哪个女人就去找好了,用不着想这种方法来骗我”“不空,不空啊,以后,你的名字就叫阿辽莎啦。”
“我知道我知道”,在第一段里,疯妈丢鞋时出现的鸟,也一直重复着这句话,鸟对等着疯妈,而她梦到、找回、再丢失的鞋,则对等着丢失的丈夫“阿辽莎”。
综合两段来看,疯妈的情爱诉求两次落空,一次是丈夫的死亡,一次是鸟的飞走。年轻的疯妈,下意识否认“丈夫已死”这个事实,想到了“丈夫和女人跑掉”这个托词,而鞋的丢失、鸟的飞走,是她找回情爱后的再次丢失,造成了更大的打击。
疯妈在两个故事中的结局,也是对应的。故事1的结尾,她说“我现在不疯了”,然后消失在了河流中,只剩衣服和鞋漂向远方。故事4,失去丈夫的疯妈,站在了无尽的铁道起点,开始了对远方的漫长追逐。
这种对等造就了一种循环,让疯妈即使反复遭遇打击,依然可以找回渴求情爱的自我,哪怕会遭遇压制。
在疯妈的段落里,河流的意象也多次出现。河流、湖水,多象征着人对母体的回归,疯妈多次漂浮于河流之中,先是乘着块状草地,而后消失在了河流中。
相较于中间两个故事,第一段和第四段是对应最多,也是最含蓄的部分。第二个故事里,梁老师的压抑,林大夫的热烈,老唐与林大夫之间的暧昧,都是爱与欲的明确体现,第三个故事里,小队长和唐姨,本身也是偷情的故事,无需多言,而疯妈的爱和欲,都埋藏在那些荒诞的举动之下。
2、小队长
在小队长这个角色中,也可以看到水的元素。电影里,小队长在河里漂着、游泳,随后他爬上岸,发现了石头房,正是在这石头房中,他和唐姨偷了情。唐姨对他说,“你唐叔说我的肚子像天鹅绒”,而他在百般寻找、看到天鹅绒的瞬间,迎来了死亡。
从故事4里,我们知道,天鹅绒其实是老唐和唐姨在确定结婚时的告白,是男女情爱达到最高峰时的言论,小队长寻找天鹅绒,并在最终寻找到天鹅绒,成为了他寻找情爱、寻找到至高情爱的写照。
那么,枪代表了什么?小队长看到天鹅绒时遭到枪击,又代表了什么?在第三个故事里,枪与小号经常保持着同进退的节奏。关于枪,第四段中唐姨说过句话,“他说他打了三枪,你看看他多恶心,居然把那事儿比喻成打枪”,这说得够明白了吧。
而小号,则总是和枪并行。老唐在山里和孩子们打猎时,画面不断切换到他吹小号的画面,枪的硝烟和小号的声音交叠出现。第二段里也有暗示,老唐说过,“我一吹号,林大夫就去我的房间。”随后老唐、梁老师、林大夫三人钻进屋内,屋内传来放纵的笑声,响起的小号声,自然也就有了情欲和挑逗的意思。
因此,小队长在天鹅绒和枪的双重意象叠加下消失了,其实就和偷情一样,是他情欲本能的爆发。在第一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疯妈对小队长的“培养”:在一次次“不知道(阿辽莎)”的回答中,他被反复掌嘴,直到他认可了“阿辽莎”,疯妈追求的对象。小队长的偷情,也是在疯妈的引导下,从压抑欲望到回归的过程,最终,他和疯妈一样,在枪响中消失了。
3、梁老师
梁老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人物,但他身上,丢失的东西更明显。第二个故事里,他站在医务室中,四周的白色帷幔,随风不断飘起,象征着挑逗和撩拨,他伸手去抚摸,说明了他对帷幔后林大夫的欲望,但面对林大夫的诱惑,他又表现出了拒绝的态度。看电影时也是,他伸出了手,但还没成事,就戛然而止,群众暴起、追击流氓,他做贼心虚跟着逃窜,也是在压抑自己的欲望。
之后,他住进医院,林大夫和操着乡音的女孩先后向他表白,这里电影营造的氛围,对照梁老师的心理,很值得细品。雨点和树影打在窗帘上,不停闪烁、明暗交替,表现了他内心想展现欲求、又不敢表露的畏缩心理。
女孩表白的一瞬间,一声炸雷响起,闪电照射到窗内,表现了他那一瞬的激动,随后他又自我压抑,让女孩走,此时窗外阴雨连绵,窗内一团黑暗,也可以看作他拒绝欲求后,内心的低沉。梁老师的情爱,在压抑与激活之间反复切换,直到最后达到一个小高潮,他用母亲送他的枪带,完成了自杀。
上一篇:关于国庆节的句子简短(国庆节发朋友圈的说说,句句精选,愿你节日快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