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平活(170个结构施工图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干货))
结构,建筑,支座平活(170个结构施工图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干货))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0、 真冰溜场冰面临界边上空中间层(结露区)有结构梁板,造成结露;露水又滴入冰面结冰,造成冰面不平。因真冰溜场高度跨越两层,最好保证从上至下贯通,如有结构从上空通过要高于结露区高度(因湿冷空气沉在下面,干热空气浮在上面,故如果结构在干热空气层中就不会结露)。
21、 电影院观众席结构与实际的观众席不符(包括最佳视角,遮挡、声音等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因各种(含各种档次)电影厅及各个电影公司要求不一样,故最好是先在楼面结构中考虑其荷载,等电影公司进场并将影院设计好后,按其要求在楼面梁上立柱支承观众席。
14、 挑梁端部高度高于边梁,此时如果其底部为通窗时影响通窗安装;一般情况下,挑梁端部高度高于边梁,将造成挑梁端头外露,影响建筑立面美观,况且建筑立面往往为一条水平线拉通,不是在挑头处弯折,此时将造成结构与建筑不符。
15、 因未重视梁的抗扭问题,梁的抗扭筋不够或配置错误。
16、 反梁未注意到板的荷载要通过箍筋传给梁,梁箍筋只考虑了抗剪未考虑吊挂板,箍筋不够。
17、 高层建筑的阳台等较大的悬挑结构(悬挑梁和悬挑板)未考虑风荷载对悬挑结构的抬升作用(好像飞机机翼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底部未配筋或配筋不够(如悬挑梁底部只配有两根架立筋连最小配筋率都未达到,悬挑板底部未配筋)(高层建筑的阳台等较大的悬挑结构底部配筋至少应达到最小配筋率,最好能计算一下风荷载对悬挑结构的抬升作用,如果计算配筋大于构造配筋时按计算配筋)。大悬挑结构未考虑垂直地震力。
18、 当屋面、楼面出现相邻跨梁截面一样的长短跨连续梁且柱截面较大时,因梁、柱刚度相当,长跨不平衡支座负弯矩被柱吃掉很大一部分,致使中间支座左右两端支座负筋不一样,长跨有部分支座负筋不通过支座而是锚入柱内。从构造上说不是很合理,也不节省钢筋,内柱又承受了过大的弯矩使柱易出问题,故应做一定调整,将支座负筋全部通过支座。
19、 梁宽大于柱宽时,梁箍筋未贯通节点,造成支座处宽出部分(外核心区)箍筋缺失;支座处梁宽出部分(外核心区)角部纵向底筋未贯通,形成梁角筋在支座处既无支承又不贯通的断点。
20、 边梁宽度大于柱截面而未采取措施。(在柱截面范围内宽出部分应按牛腿方式采取加强措施)
21、 与边梁相交的内部梁,梁宽大于柱宽时,未对边梁采取措施,以考虑边梁受扭的不利影响。
22、 因梁宽大于柱宽时,节点分内核心区和外核心区,与一般梁柱节点不一样,此时未对其进行节点设计,未有节点大样图,造成施工时节点构筑错误,严重影响结构安全。节点内核心区的配箍量及构造要求同普通框架。节点外核心区(两向宽扁梁相交面积扣除柱截面面积部分),对于中柱节点可配置附加水平箍筋及竖向拉筋,拉筋勾住宽扁梁纵向钢筋并与之绑扎;拉筋直径:一、二级抗震等级不宜小于10mm,三、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小于8mm;当核心区受剪承载力不能满足计算要求时,可配置附加腰筋;对于宽扁梁边柱节点核心区,也可配置附加腰筋。
23、 高层建筑顶层连粱纵向钢筋伸入墙体的长度范围内,未按《高规》JGJ3-2002第7.2.26条第4款(此条为强制性条文)要求配置间距不大于150mm与该连梁箍筋直径相同的构造箍筋。(因图纸中未有针对此条的专门说明造成)。
24、 较大跨板板厚及配筋偏小。(因该处不是板说明中的普通板,而该处板厚及配筋漏标,造成按板说明施工的假象)。(注意较大跨板与普通板的差异性即可发现)。
25、 用以传递水平力连接板(单块净宽不应小于2m)(如高层建筑外伸段凹槽处,又如核心筒因消防梯井及电梯井使楼板开大洞处)板厚及配筋偏小或未双层双向配筋。
26、 刀把形板刀把部位及其下部板面负筋漏画。(因设计时将刀把部位扩大为同大板板宽,当成完整大板设计,而实际刀把部分被割小,于是把板面负筋也割掉了)。(注意刀把形板受力特征:刀把部分应视为大板的宽扁梁以暗梁建模)。(因边界问题,刀把形板程序自动绘制的板筋图比较混乱,程序是按矩形板绘制的)。
27、 大板邻小板时,邻边板面负筋漏画(因小板按板说明配筋即可,板筋不画出,但大板不能按板说明配筋板筋需画出,而大板邻小板时板面负筋为同一根钢筋,因小板板筋不画出则连大板的板面负筋也没画)。施工时按板配筋说明执行,板面负筋偏小造成板面开裂。
28、 端跨板阳角、跨度较大的内跨板板角、各种板的阴角、挑板转角处无加强筋,或加强筋设置不当(违反受力原则)。
29、 楼面结构未考虑设备基础及其荷载,未考虑超重设备管网(如直径600mm的水管每米重量可达1吨,9m一个吊点,每个吊点受力达9吨)吊挂(有的直接吊挂在板上,受力极成问题),没有吊点预埋件及吊杆等吊挂结构图,又无设备管线安装大样(因超重设备管网在标准图中因超出范围而查不到),设备专业随意吊挂,极其危险。
十、 电梯井、电梯坑及电梯机房结构
1、 不下地下室的电梯井未封板形成电梯坑,造成电梯底座无法安装(因结构设计者简单的当电梯井处理)(注意不下地下室的电梯必坑在首层即可发现)。
2、 电梯门洞尺寸建筑与结构不符。主要体现在高度尺寸,因结构设计者在设计连梁高度时未考虑其与电梯门洞高度的匹配性。
3、 电梯井道尺寸与建筑(建筑可能又与电梯厂家的不符,而且不限于电梯井道平面尺寸,可能还有电梯坑高度、最上层电梯井道高度等)不符。主要体现在剪力墙厚度变化时不是以内壁对齐为原则,造成电梯导轨安装困难。
4、 电梯门洞顶“指层器”安装洞和电梯门洞右侧“召唤箱” 安装洞在结构图中没有体现,导致结构未有对此(电梯门洞顶连梁和电梯门洞右侧暗柱)进行加强,施工随意性大,甚至将暗柱竖筋切断。
5、 电梯机房未按电梯安装要求设计机器承抬梁,用钢梁承抬时未在剪力墙上留钢梁支座洞,未在机房楼板上预留缆绳过洞,未在机房天花上留吊装环及与之配套的梁。
6、 无机房电梯顶层高度(净高)不够。之所以选用无机房电梯,是因为其顶层以上有其他用途(如大型商业建筑中的货梯以上可能是买场、餐厅等(不属于同一家)),不能设置电梯机房,如果光从这一层的建筑平面来看,看不出其下是电梯井,做结构布置时忽略了此处的电梯井,其中有大梁通过,结果梁下净高不够(此时因商场层高一般较高,如果此处只有楼板本来净高是够的,但如果有大梁,从梁底算起净高就不够了)。
7、 一个电梯井道上下两台电梯时(其下为无机房电梯),电梯井道中的隔板(其位置应考虑上层电梯坑的深度(1.7m)和下层电梯井道顶层高度(4m)同时满足要求(加300mm厚隔板总层高6m))漏做或未考虑足够的抗冲击力(电梯本身也要有安全钳)。
上一篇:品牌网maigoo(2017袜子十大品牌,仅供参考!排名不分先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